「黄朝俸」

飞蛾扑火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飞蛾扑火(1/4)

兴安十三年,吏部一间小屋中。

一个穿着朴素的小吏,他的身子靠在书案边,头正在一点一点的打盹。

屋外黑云压顶,雷光震动。

随着一阵电闪雷鸣,小吏清秀的脸庞上划过一道惨白的凄色。

他突然惊恐的睁开了眼睛,大喊了一声“啊!!!!!”

随即呆滞的看向四周,几瞬后又不可置信跑出门去,在看到吏部的景色后,他却又急忙跌步撞回屋内。

扶在门框上颤抖的手,显示着他仓惶的内心。

低垂的脸上,一双眼睛中充斥着恐惧与疯狂。

他竟然回到了兴安十三年!!!!

吏部外正在修缮的佛莲塔此时仍在建工,佛像的身体只有半边。在他活着的时候,这座塔建成于兴安十五年,最终破碎于国破之时。

这确实是一件极其荒谬的事,但小吏似乎想到了什么,夹杂着希翼定定的看向了书案上的那些折子。

他站起身,走到书案边,在一堆纷杂的案牍中精准的抽出了一份奏状。

书吏捏住折子的手泛白。

果然,奏状还在这里!

他咽了口口水,拉开了纸页。

折中言明了江东刺史安之通所查的私贩白米之事,罪魁祸首正是晋州富商戚随远,由于所犯数额达到十几万两,且事涉江东官场,虽已经将人收押却不敢处置,故此上书文宣帝请示。

书吏看的极久,似乎要把每一个字刻在心里。

半晌后,在黑暗中,他从衣袖里掏出火折,点燃了纸页。

大火燃尽后,案牍匿于世间……

小吏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着足前的纸烬,口中断断续续的念叨着。

“烧了折子,没人递米案,黄朝俸之事便不会被圣人知晓。大奣也不会再次破碎,一家商户的性命,怎么能和国家!无数人的命运相比!我做的对……我做的对……”

当火焰吞噬完最后一点纸片后,他将铜盆中盛着的灰烬端起来,走出了这间屋子。

没一会儿那小吏还没回来,便浩浩荡荡的过来了一群执事,那些执事很快就捧起桌面上的折子,又浩浩荡荡的走了,似乎也没有人好奇原本该当值的书吏去了哪里……

江东晋州刺史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黄朝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