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巴郡黄权(2/3)
才华出众,不到二十岁,就在巴郡阆中县做到了县丞的官职。
在汉末这种非常看重出身门第的时代,殊为不易。
来敏想起来出发之前,史侯曾经与他所说:“我听闻益州有一人,出身虽然普通,但是才干非凡,学问渊博,如果阁下能说服黄权来幽州效力,当记你一大功劳。”
显然刘辩不愿重走魏晋的老路,被世家、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甚至因为九品中正制的原因,许多官职成为了世袭。
魏晋的门阀政治可以说是历史的选择,是必然出现的。
而想要摆脱这种局面,那就要尽可能的招收不属于世家大族,出身普通且有才能之人,巴郡的黄权就是刘辩非常看重的。
原本历史中,黄权的才能是经过刘备、诸葛亮、曹丕、司马懿、陈寿等一众大佬的肯定,绝不可能有丝毫的水分。
当时的来敏还不以为然,认为史侯只是道听途说,连他这样出身南阳距离益州如此近的人,都不知道还有黄权这样的人物。
史侯远在幽州,又是如何知道黄权才能非凡的?
直到来敏在阆中见到黄权后,与其谈论天下之事,才不禁感叹:“这黄权年纪轻轻,竟然对答如流,毫无瑕疵,他日必成大气。史侯真乃神人也,竟然远在幽州,还能知道如此偏远地区的贤才。”
经过此事后,来敏发现史侯越发的神秘且深不可测,对其更加的敬佩。
不过,可惜的是,最终黄权并没有接受来敏或者说幽州集团的招募,其原因很简单,幽州实在是太远了,他好不容易才在益州立足,不可能远离故土,去遥远寒冷的幽州博一个前途未卜的未来。
“季玉贤弟,竟然如此紧急的找我回来,不知到底有何重要事情?”来敏风尘仆仆的赶来后,狐疑的问道。
来敏原本计划今日前去都江堰参观的,还没走到一半,就被刘璋亲卫飞马赶来,将他请了回来。
“哈哈,将敬达兄从半路请回,自然是有十分紧急之事。我们已经从来往的行商中得到了被当地人称作早熟稻的稻种,不知是否是叔父所需要的?
据这位行商介绍,此早熟稻不但具有耐旱、耐涝的特性,而且成长周期短,比我们大汉种植的水稻产量更多。
不过,他也说了,此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