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老婆还给我」

第 75 章 【75】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 75 章 【75】(1/17)

【75】/晋江文学城首发p>自端午那日出门遇上谢无陵,知道他往后就在长安任职,沈玉娇便有意减少出门的次数。p>若非一些实在不好推辞的应酬,其余时间,她便待在后宅,管家算账、侍弄花草、陪伴孩儿,上无公婆管束立规矩,身侧夫婿温存体贴,膝下孩儿乖巧文静,日子过得也算优哉游哉,自在安逸。p>且自掌家之后,她还多了样兴趣,经商。p>四时气候稳定的情况下,农田与农庄的收成大差不差。但商铺这一项,若是看准行情,把握时机,买进卖出,十倍百倍的利润都是常事。p>裴氏长房在长安、洛阳、闻喜三处,大大小小铺子共有百来间,尤其长安、洛阳有二十家大铺,这些年来的进项很是可观——p>当然这也得益于王氏治家有方,用人得宜,是以账册和管事名单到沈玉娇手中时,一目了然,心中有数。p>闲来无事,沈玉娇便盘起这些商铺旧账以及近些年长安各类物品的市价,渐渐也发现一些不同。p>大抵因王氏久居闻喜和洛阳两地,对这两地更为熟悉,是以这两处的商铺进项,竟与长安商铺不分上下。而长安商铺历年进项瞧着可观,更多是占了都城的位置优势,以及裴氏历年积攒下来的名声与老本。p>长安城的管事们大都老旧保守,不求进取,只求稳妥。p>稳的确是稳了,但错过许多商机。沈玉娇虽未经过商,却也知一味节流,不知开源,时日一长,便如渠水积淤干涸,迟早废弃淘汰。p>裴瑕授官之后,每日都去翰林院上值。她一人在后宅,无人搅扰,便琢磨起如何开源,多挣银钱——p>她嫁给裴瑕时,连抬嫁妆都没有,如今吃穿用度全是裴氏,就连前阵子给姨母家表姐的孩儿们送生辰礼,也是走府中公账。哪怕裴瑕常说夫妻一体,也从不过问府中银钱,但涉及娘家亲戚往来上的花费,沈玉娇始终没多少底气。p>娘家和嫁妆,都是女子的底气,她一样都没有,可不得想法多挣,就当给棣哥儿存媳妇本也好。p>沈玉娇这边学着盘账经商,及至五月中旬,皇帝命三皇子前往小桃山监督开矿,谢无陵也随着一同离开长安。p>听到这消息的沈玉娇暗松口气,当日就套了马车去李家探望长辈。p>没两日,昭宁帝又派太子巡视河洛诸州府的河道,提前做好防汛布防,以免像去岁一样闹灾。p>去岁闹灾,便是太子赈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把我的老婆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