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人:我最近武德暴涨」

第124章 选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24章 选将(1/3)

沉吟了一番。

东夷王姜延义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忙看向枢密使高良英,问道:“高枢密使,姜延仁麾下的叛军,仍然有六万之众,姜延礼麾下则是五万大军,姜延信麾下也是五万,姜延孝麾下则是三万军马。这加起来就有十九万人,将近二十万众。如此多的叛军士兵,该如何管制?是将他们就地遣散吗?还是重新编入一支新的军队之中。”

对此一问题,高良英其实还没有完全想好该怎么处理,他沉吟了一番,方才回禀道:“大王!以老臣看来,还是将他们在各自的叛军中尽数打散吧。他们毕竟都是我东夷军士兵,只是因为受到了军中上层的蛊惑,方才叛乱。为了防止他们再次叛乱,很有必要借此机会,把叛军中的都头以上的将校全部裁撤,然后将这些将校聚集在琅琊城中,暂时由南衙禁军进行看管。等到以后有战事发生了,再让他们以戴罪之身,立功赎罪。如果立下了战功,可以官复原职。”

“嗯。很好。”

东夷王姜延义点了点头,“我看很有必要这么做。叛军之中的这些都头、指挥使、军指挥使、都指挥使,虽然也是受到了蛊惑,方才跟随叛乱的,但是,他们的忠心不够,需要对他们进行训话,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等到以后血族叛军来攻的时候,让他们都以‘队头’或‘押官’的身份,到军队基层中去戴罪立功。”

按照大周帝国的军制,三人为一小队,九人为一中队,五个中队为一个大队。每一个大队又都设有“押官”、“队头”、“副队头”作为最基层的军官。

因此,每一个大队约有五十人左右。

两个大队共有一百人左右,称为一都,其指挥官称为“都头”。

五都称为一营,其指挥官称为“指挥使”、“指挥副使”。

五个营,共两千五百人,称为“一军”,其指挥官称为“军指挥使”、“军指挥副使”。

十个军,共两万五千人,其指挥官称为“都指挥使”、“都指挥副使”。

但实际情况,也可能会有些许变化。

比如,有时候也会让一个都指挥使去率领一个一万人的军队。

有时候,也会让一个都指挥使去率领一个十万人甚至二十万人的军队。

能够率领大军驻守一座城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龙人:我最近武德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