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位面」

第148章 上吊帝的悲歌3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48章 上吊帝的悲歌3(2/3)

县,共治蓟,同时设渔阳郡,西汗广阳郡先后改为燕国、广阳国。穿越者时期广阳国改为广有郡,上谷郡改名朔调郡,渔阳郡改名通路郡,蓟县改名伐戎县。东汗恢复旧称。

建武十三年,广阳郡并入上谷郡。永元八年,复置广阳郡。渔阳郡东汗期间徙治潞。曹魏广阳郡改为燕国,渔阳郡并入。北魏燕国改为燕郡,复置渔阳郡,上谷郡徙治居庸。北齐于燕郡置东北道行台,废上谷郡。北周东北道行台改为幽州大都督府。开皇三年,废渔阳郡。大业三年,幽州改为涿郡。

武德元年,涿郡改为幽州总管府,后先后改为幽州大总管府、范阳郡、幽州大都督府、幽州都督府。建中二年,析蓟县西境置幽都县,与蓟县共治幽州城。

伍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此建立地方政权,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北怂初年,赵光义在高梁河与辽战斗,北怂大败,对燕云十六州从此望眼欲穿。会同元年,升幽州为京,置幽都府,蓟县改名蓟北县。开泰元年,幽都府更名析津府,蓟北县更名析津县,幽都县更名宛平县。析津府辖6州、直辖11县,州辖13县,共24县。宣和四年,析津府改名燕山。贞元元年,海陵王迁都于京,改名中都,析津府改名永安府,治中都城。翌年,永安府改名大兴府,下辖大兴、宛平、安次、漷阴、武清、香河、昌平、良乡、永清、宝坻10县。至元元年(1,改称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也就是大都。大都成为重新统一炎夏大地的大圆帝国的交通中心,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西到西番地方,南到琼岛,都在此交流。从这一时期起,顺天府成为中国的首都。二十一年,置大都路总管府,领左、右警巡2院,辖大兴、宛平、良乡、永清、宝坻、昌平6县和涿、霸、蓟、东安、固安、通、漷、顺、檀、龙庆10州,洪武元年,置北承宣布政使司,改大都路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应军事需要划归齐鲁行省。洪武九年,改为北承宣布政使司驻地。永乐元年,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以此为都,以“顺应天意”之意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且常驻于此;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明太宗朱棣颁布《迁都诏》,改北平为北京,昭告天下迁都,十九年,顺天府为京师,不称“行在”。洪熙初年,仍称“行在”。正统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