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404章 【人物篇】隆美尔21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404章 【人物篇】隆美尔21(2/7)

使其不能分兵北上增援。

为了适应新一轮的进攻,蒙哥马利对第8集团军战斗序列进行了调整,北面的第30军得到加强,共辖澳大利亚第9师、苏格兰第51师、新西兰第2师、南非第1师和印度第4师。他们将发起第一轮进攻,为装甲部队打出一个缺口。

南面的第13军下辖英国第44师、第50师和第7装甲师;实施主要装甲突击的第10装甲军则下辖第1、第8、第10装甲师,他们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除了上述11个师,蒙哥马利手上还有几个旅级作战单元,包括希腊第1旅、澳大利亚独立旅、自由法国第1和第2旅,以及独立第9、第23装甲旅。

蒙哥马利对接下来的进攻很有信心,他的兵力是对手的两倍,坦克是对手的3倍,火炮是对手的5倍,飞机是对手的10倍。至于作战物资更是堆积如山,根本不用担心消耗的问题。这样的优势如果还打不赢,那还打什么仗!

1942年10月23日晚9时40分,2000多门火炮在明月中打破了战场上的沉寂。英国人的进攻开始了。

接替隆美尔临时指挥非洲装甲集团军的施登姆清楚己方弹药不足(战前德军储备的物资包括7天的油料、10天的食品和9天的弹药),所以他下令炮兵节省炮弹,不要向英军还击。

当英军的步兵开始进攻时,德意联军的炮火和机枪开火了。冲在前面的英军士兵一片片倒下,后面的士兵则继续向守军战壕冲去。

第30军一下子投入了全部的5个师又1个旅,澳大利亚第9师和苏格兰第51师、南非第1师和新西兰第2师构成两路主攻。印度第4师和澳大利亚独立旅则在南北两翼实施牵制进攻。

在战场南部,第13军所属第44师和第7装甲师也适时地转入进攻。

施登姆显得有些慌乱,他判断不出来英军的主攻方向在哪里。在他看来对手是全线发动进攻。隆美尔临走时交代他不要轻易动用装甲师反击,施登姆很听话,仅依靠步兵和雷区进行抵抗。到天亮时,英军两路主攻部队已经在雷场成功地开辟出了通道。第10装甲军所属的第1和第10装甲师随即杀了进去。

施登姆把炮火集中在两个缺口上,重新把通道封死。英军反复向前冲击,在狭窄的通道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