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391章 【人物篇】隆美尔8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91章 【人物篇】隆美尔8(1/8)

【人物篇】隆美尔8:前线官兵如何看待自己的军长?

当德国人用闪击战术征服波兰、北欧和西欧时,北非地区一片宁静,人们把目标投向欧洲腹地,法国、意大利和英国都在各自守护自己的殖民地,彼此相安无事。zuixiangme

法国战败后,整个世界的地缘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在远东,日本人看到法国和英国人已经自顾不暇,于是向东南亚迈出了实质性的扩张脚步。1940年9月,日军出兵越南。

墨索里尼在“罗马帝国梦”的驱使下,在法国投降前夕对英法宣战。同样在1940年9月,他命令意军驻北非总司令格拉齐亚尼率领所部20多万人出兵埃及,企图将英国人赶走。

战局最初对意大利人有利,但不久之后英军北非战区司令韦维尔得到了援兵,他以澳大利亚第6步兵师和英军第7装甲师为核心,对意军发动反攻。至1941年1月,英军占领班加西,控制了几乎整个昔兰尼加地区,并俘虏意军13万人。

此后巴尔干局势吃紧,韦维尔将澳大利亚第6步兵师调往希腊,把手中的精锐部队第7装甲师调回埃及,然后把从本土新调来的第2装甲师和一个坦克旅部署在昔兰尼加地区,任命第2装甲师师长尼姆担任该地区的守备司令。

1941年3月17日,韦维尔亲临英意两军对峙的阿盖拉。对于“德国装甲师已经抵达北非”的消息,韦维尔有些不以为然,他认为“任何一个有头脑的军人,都不会仅用一个装甲师就对昔兰尼加发动攻击”。

与韦维尔持相同观点的是饱受空袭之苦的丘吉尔,他致电韦维尔:“我不认为他们会用少量兵力试图夺回班加西。航运的危险、陆路的困难和酷暑的临近,都使敌人难以在夏季发动大规模攻势。”

3月24日,当德军扑向布雷加时,丘吉尔预感到不妙。他告诉韦维尔不能放弃班加西,还提醒他“只要歼灭眼前一小股敌人,你们就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高枕无忧了。”

阿杰达比亚失守时,德军正在巴尔干地区向希腊进军。丘吉尔同意英军从昔兰尼加撤退,但他为撤退设定了底线——无论如何不能放弃托布鲁克。

托布鲁克位于昔兰尼加东南角,距离利埃边界60公里。二战前意大利人为了抵御英国的“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