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378章 【人物篇】山本五十六14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78章 【人物篇】山本五十六14(1/8)

【人物篇】山本五十六14:战时日本的心态是什么样的?

自1931年开始,日本人就逐渐习惯了战争。fengxuanme在他们的认知中,日本要与所有敌人就这样一直打下去。男人被一批批送上战场,出征前他们都会得到女人缝制的红色的千针带,这种传统的护身符可以帮他们在战场上抵挡子弹。

到了1942年下半年,日本民众嗅到了一丝异常,征兵人数在增加,征兵年龄则在下降。当普通家庭把家里的丈夫、儿子送去当兵时,那些有钱人家总能找到理由免服兵役。与此同时,军人和警察不用付钱就可以拿走商店里的商品。对于这些不公,平民百姓虽然愤愤不平,却只能忍气吞声。

田黄把自己ps成了神,这样的角色是很少露面的。1942年10月15日,当瓜岛战役进入白热化阶段,裕仁乘坐劳斯莱斯来到帝国大院,出席悼念15021名战争死难者仪式,3万人前去参拜。

报纸和广播播发的新闻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官方声称“英国人和美国人还在负隅顽抗,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物质资源,随时随地把他们消灭干净”。

民众搞不懂所谓“丰富资源”都存放在哪里,他们面对的是越来越严格的配给制度。餐馆因食物紧缺频频倒闭;股市依旧开放,但价格在持续走低;城际火车票十分紧俏,价格高得离谱。当海军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返回东京休假时,发现人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大街上传单满天飞,广播里播报着根本不存在的胜利。他的母亲曾悄悄问过他“日本真的能赢得这场战争吗”?坂井三郎回答说:“我们必须赢。”他后来承认——失败带来的后果太可怕了,没人敢去想。

另一位海军著名飞行员,也就是珍珠港事件当天率领第一批攻击机群成功偷袭后,发出著名的“虎!虎!虎!”电报的渊田美津雄在战后有一段颇为深刻的总结。

他写道:“归根到底,不仅在中途岛海战中,而且在整个战争中,日本战败的根源都深深地蕴藏在日本的国民性格中。我国国民有一种违背理性和容易冲动的性格,所以行动上漫无目标,往往自相矛盾。地域观念的传统使我们心胸狭窄、主观固执、因循守旧,对于即便是必要的改革也迟迟不愿采用。我们优柔寡断,因此易陷于夜郎自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