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375章 【人物篇】山本五十六11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75章 【人物篇】山本五十六11(1/7)

【人物篇】山本五十六11:中途岛惨败是必然的吗?

中途岛战役从计划提出时就广受诟病。liufengme遭遇惨败后,批评山本五十六的声音也更多地来自海军内部。人们不禁质疑几乎被神化的联合舰队司令,他还能够率领海军赢得战争的胜利吗?

作为日本海军的领军人物,山本擅长的是战略而非战术。就战略而言,南下莫尔茨比港是为了威胁美澳运输线,进而逼迫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出战;东进中途岛是为了威胁太平洋门户,同样是逼迫美军航母出战。山本的目的很明确——尽早和美国海军决战,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时间。

山本曾多次强调,开战以后日本海军只有一年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一年半。如果届时不能逼迫美国坐下来求和,那么日本海军必败无疑。山本的估算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佐证。

1940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两洋海军法案》。1941年4月,埃塞克斯级航母首舰“埃塞克斯”号开工建造。1942年7月底该舰下水。从开工到下水,美国新航母仅用了15个月。到了1943年6月,也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一年半之后,下水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已经达到了5艘,而且后续新航母还在陆续交付。至战争结束时,埃塞克斯级航母共完工了17艘。

1941年至1945年,日本建造并完工的正规航母仅有两艘——“大凤”号和“信浓”号。其中,“信浓”号首航20小时就被盟军潜艇击沉,“大凤”号则在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群岛战役期间同样被美军潜艇击沉。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山本就不厌其烦地告诫主战派——不要轻言与美国开战,但如果一定要打就必须尽快寻求与美国太平洋舰队决战的机会,毕其功于一役。山本虽然说了很多次,可听进去的人并不多。

二战期间,日本和德国都存在一种虚无缥缈的乐观。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扬言三个月解决问题,他们寄希望于国民政府惧怕日军的强大,从而主动谈判求和;1940年6月,德国击败法国,希特勒寄希望于英国看清德国的强大,从而承认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1941年6月,德国陈兵苏联边境时,同样是寄希望于把俄国人赶过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后,斯拉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