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357章 【人物篇】古德里安9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57章 【人物篇】古德里安9(1/6)

【人物篇】古德里安9:他如何看待“巴巴罗萨”计划?

有人曾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德国在二战时先征服英国,再入侵苏联会如何”?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xinhanme很多历史事件都无法用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去思考,更何况推动这项历史进程的主角还是一位“不可以用常人视角看待的希特勒”。

还是要重新提起那位希特勒的地缘政治导师卡尔·豪斯霍费尔。此君在一战时担任步兵旅长,战后以少将军衔退役,进入慕尼黑大学教授地理和军事科学。

20年代初,还只在巴伐利亚稍有些名气的希特勒通过鲁道夫·赫斯与豪斯霍费尔相识(赫斯是他的学生),二人结成亦师亦友的关系。

纳粹掌权后,豪斯霍费尔给希特勒规划了一个对外扩张的路线图。他认为德国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吞并奥地利,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不会招致西方的武力干预,进攻波兰时法国出兵的可能性很小。

他还为德国描绘了一幅地缘政治图——联合苏联组成“陆权同盟”对抗美英的“海权同盟”。

豪斯霍费尔的地缘政治理想没有实现,因为他的学生——希特勒并不是一个政治机器。在他的认知里,东面是劣等的斯拉夫人和布尔什维克混合体,西面则是种族优秀却已经沦为犹太人奴隶的傀儡。

“入侵苏联”在希特勒心里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需要下决心的是“入侵的时机”。法国战役结束后,希特勒曾提出跟英国和解,条件是对方承认其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希望落空后,他只能毫无底气地下达“海狮”作战命令。

德国海军弱小,这是入侵英国最大的难题,所以希特勒明白短期内是无法逼迫英国人低头的。这个时候他把目光重新投向了东方,苏联很神秘,德国人不清楚他们有多少军队,多少飞机和坦克。但他们在1939年的冬天打了一仗,花了100多天并付出几十万伤亡的代价才迫使芬兰屈服。

相比之下,德国军队用1天征服丹麦、5天征服了荷兰、18天征服了比利时、23天征服了挪威、39天征服了法国。所以希特勒乐观地估计对苏俄的战争大约只需要十二个星期。在获得稳定的东方基地后,德国就可以放心地对付英国了。

豪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