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341章 【人物篇】罗斯福6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41章 【人物篇】罗斯福6(1/9)

【人物篇】罗斯福6:老鼠吃大象—谁会给总统气受?

1929年1月1日,当罗斯福宣誓就职纽约州州长的时候,前任阿尔·史密斯留给他的是一个井井有条、经济繁荣的纽约州。jingqiume而1933年3月4日,当他从赫伯特·胡佛手上接过总统的权柄时,整个美国就像刚刚经历了一场龙卷风,满目疮痍。

1932年底,全国有1500万人失业,这个数字占劳动力人口的1/3。拿1929年和1932年对比,农业毛收入从120亿下降到50亿美元。粮食卖不出去,南部产棉区的农民们眼睁睁地看着棉花在地里腐烂却无法采摘,因为采摘的成本远远超过收益。

在城市,3/4的失业人口得不到救济,每天有超过1000所房屋因不能按期还贷而被收回。西弗吉尼亚州产煤区的居民90严重营养不良。芝加哥政府已经无力支付教师的工资,亚拉巴马州80的孩子面临辍学。

从当选总统到正式就任之间有4个月的时间,罗斯福的智囊团队一直在为他研究政策,罗斯福则忙于人事安排。卸任总统胡佛给他写了一封信,他希望罗斯福能“萧规曹随”,继续延续自己先前施行的政策,即政府奉行有限的救济,恢复经济更多地依靠市场自身的运行逻辑。他还提到了几个具体原则:坚持金本位,不滥发货币;坚持预算平衡,通过提高税收增加政府收入;不保护房屋按揭;不给各州提供借款进行公共事业建设;不实施美国最大河流田纳西河水电站建设等等。

足足过了10天,罗斯福才给胡佛回信,他对前任的建议不置可否,后来证明罗斯福一条都没有采纳。罗斯福唯一肯定胡佛政府的一点在外交方面,胡佛的国务卿亨利·史汀生和罗斯福刚刚经历一次“神交”。在竞选期间,胡佛曾要求史汀生攻击罗斯福,但遭到后者的明确反对。时年65岁的史汀生并非想讨好罗斯福,而是他坚持外交领域应该超越党派之争。

1933年1月9日,罗斯福邀请史汀生来到海德公园的家中,二人促膝长谈,聊了六个半小时。后来史汀生回忆说:“非常感动,非常钦佩他展示出来的亲切。我们无所不谈,气氛非常轻松。”不久之后,史汀生改任国务卿高级顾问,罗斯福在外交上几乎全盘继承了前任的政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