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338章 【人物篇】罗斯福3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38章 【人物篇】罗斯福3(1/9)

【人物篇】罗斯福3:别想多了,美国的选举其实就是拉帮结派

绝大多数担任联邦政府要职的人都不知不觉地有些飘飘然,认为在自己的州参加竞选会轻易当选,罗斯福也这么想。fanghuame他有些厌倦了海军部副部长的工作,想回纽约州竞选州长的职务。其实联邦政府和各州都有相对独立的政治生态圈,即便是总统也无法轻易干预各州内部的事务,联邦政府的这些高官把问题简单化了。

罗斯福在纽约州混得并不怎么样,1910年他因为参与“操纵纽约州国会议员提名”一事得罪了很多人。在那之后,他又抨击纽约州民主党“塔曼尼协会”一派,而后者在该州把控着每次民主党提名人选。

罗斯福想通过与威尔逊总统的亲密关系为自己打通关节,可威尔逊不想因此和塔曼尼协会闹翻,所以只在私下支持罗斯福回去竞选,但并没有在公开场合支持他。海军部长丹尼尔斯也反对罗斯福竞选纽约州州长,他认为罗斯福甚至都过不了民主党提名这一关,而且无论谁代表民主党竞选,最终都无法战胜共和党的竞争对手。

就在罗斯福进退两难时,欧洲爆发了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7月至8月,欧洲各国纷纷站队,加入对自己有利的阵营,同时向敌对阵营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当德国宣战时,罗斯福正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海军学院演讲。他收到华盛顿发来的电报,要求他立即返回。

罗斯福以为让他回去是商讨美国参战一事,这也正是他所主张的。可回到华盛顿的第一周,他都没有见到威尔逊总统,后者正在家中陪伴处于弥留之际的夫人。海军部长丹尼尔斯的态度也让罗斯福失望,他在给妻子埃莉诺的信中这样写道:“这里死气沉沉,对于正在发生的历史上最重大事件无动于衷。没有人对欧洲的危机表现出一点点兴奋,丹尼尔斯也是如此。在他们心中,欧洲大战就如同埃利奥特(罗斯福4岁的儿子)看待高等数学那样恐惧。他们认为美国应该保持中立,所以可以像以前那样行事。”

1914年8月4日,威尔逊总统签署《中立声明》,宣布美国在大战中保持中立政策,规定“除了自由表达意见”,所有偏向一方的行为都被视为违法。他还告诉丹尼尔斯:海军部的官员不可以公开讨论大西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