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331章 【人物篇】朱可夫19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31章 【人物篇】朱可夫19(1/7)

【人物篇】朱可夫19:斯大林为何要频频使用“离间计”?

1944年7月8日,斯大林在莫斯科见到了从前线赶回来的朱可夫。wenliume在刚刚过去的半个月中,苏军以4个方面军发起巴格拉季昂行动,彻底将盘踞在明斯克地区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打垮,并解放了白俄罗斯、收复明斯克。

心情愉悦的斯大林交给了朱可夫一个新的任务——统一指挥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左翼。在他们的当面,德军统帅部集结了重兵,试图阻止苏军进入波兰。

斯大林所指的德军是莫德尔指挥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该集团军群成立于1944年4月初,最初是以从乌克兰撤出来的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为基础组建。此后德军统帅部判断苏军在夏季的进攻方向仍旧是乌克兰,所以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兵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希特勒和莫德尔都错误判断了苏军的进攻方向,苏联人最终把大棒落在了白俄罗斯。

没有遭受重点打击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兵力雄厚,即便在苏军发起巴格拉季昂行动后,希特勒从这里抽走了5个装甲师,并调走了莫德尔挽救中央集团军群的危局,新任集团军军群司令哈尔佩手上依旧有近60万之众(加上后勤部队达到84万人)。

朱可夫立即返回了前线。他对接手的部队并不陌生,2个月前他本人就是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司令员,现在由苏军另一位著名将领科涅夫指挥。该方面军是苏军兵力最雄厚的一支重兵集群,共110万人,所属部队更是包括了苏军6个坦克集团军中的3个,以及2个编有大量坦克的骑兵机械化集群。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左翼共40万人,下辖5个步兵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和1个空军集团军。他们虽然隶属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但并没有参加巴格拉季昂行动,而是部署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结合部,监视当面科韦利的德军第56装甲军和中央集团军群右翼的第2集团军。

7月6日,随着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向西溃败,科韦利的第56装甲军也放弃了坚守,苏军于7月6日攻占了这座乌克兰西部边陲城市。从而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右翼提供了一道安全屏障。根据预先制定的计划,科涅夫将于7月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