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274章 【人物篇】斯大林6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74章 【人物篇】斯大林6(1/7)

【人物篇】斯大林6:德国入侵苏联时,斯大林准备到了什么程度?

德国军队在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中表现出来的强悍,以及苏军在苏芬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羸弱深深地触动了斯大林的神经。yunqinme在军队中他倚重的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已经落伍,经过“大清洗”的红军极度缺乏训练有素的指挥员,而新式飞机、坦克等武器虽然可以投入量产,但真正装备部队的数量非常有限。

1940年5月8日,斯大林晋升铁木辛哥、沙波什尼科夫和库利克元帅军衔。其中在苏芬战争中表现出色的铁木辛哥取代伏罗希洛夫,担任国防人民委员;一向心思缜密、善于筹划的沙波什尼科夫出任副国防委员,并执掌总参谋部;而作为炮兵权威专家,库利克执掌则军备。

为了填补各级指挥员的空缺,斯大林下令将关押在监狱里的4000多名军官召回部队,其中就包括日后成长为苏军元帅的罗科索夫斯基、托尔布欣和罗特米斯特罗夫(兵种元帅)。与此同时苏联开始扩大军校规模,200多所军事学校、19所军事学院、10个普通大学的军事系和7所海军学校则在短期内为部队培养了数十万各类人员。

在斯大林的鞭策下,苏联军事工业生产迅速提高。从1939年到1941年6月,苏联国防工业增加39,而其他工业增长仅13。新建的工厂开始向乌拉尔、伏尔加河、西伯利亚等纵深地带延伸。航空工业增长尤其显著。战前两个月,德国空军的一个代表团曾参观过几个苏联航空球形轴承、合金和航空发动机工厂。回国后他们在给戈林的报告中宣称苏联的飞机制造业是全欧洲最大、最先进的。

航空兵方面,苏军将原有的航空旅改为师和团,新式飞机已经开始装备部队,5个空降军也在组建中。至1941年6月22日,军工部门为部队供应了17745架飞机,其中新式飞机达到3719架。

1939年苏联陆军只有98个师200万人,为了满足未来战争的需要,苏军开始迅速扩充军队规模,一度被解散的机械化军又重新组建,到了1941年6月,陆军已经达到303个师,兵力455万人。29个机械化军完成组建,其中20个机械化军(40个坦克师和20个摩托化师)部署在西部战线,并装备了1038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