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272章 【人物篇】斯大林4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72章 【人物篇】斯大林4(1/8)

【人物篇】斯大林4:他为何选择跟德国走近?

相比于西方国家,斯大林对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有更清醒的认识。feiyuanme1925年1月,他在一次会议上说:“由于战争的前提日益成熟而使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当我们周围的国家发生纠纷时,我们军队的实力、战斗准备问题一定会成为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这并不是说我们现在要去积极地反对谁,我们的旗帜依然是和平的,但是战争一旦爆发,我们就不应该坐着不动,我们必须行动,行动的目的是把有决定性的砝码、把能够举足轻重的砝码放在天平上。”

斯大林的这段话表明了几个态度,即:存在爆发战争的基础,而且很充分;苏联没有准备好,所以加强战备是“迫切问题”;尽可能地争取和平,至少在战争爆发前,苏联应具备决定战争胜负的实力。

斯大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当然他的方式也很俄国化,极限式的发展经济,清洗式的人事调整和扩张式的战略防御。

苏联成立之初曾试图营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内战时苏联和波兰、芬兰签订条约,暂时稳定了苏联西北部边界。1921年,苏联又和阿富汗、波斯、土耳其签署和平条约。为了得到英法等西方国家的承认,苏联于1922年受邀参加“热那亚会议”。会上英国提出承认苏联的前提是偿还沙俄时期遗留下来的180亿金卢布债务,并接受各国提出的经济要求。

参加热那亚会议的苏方代表由外交人民委员契科林率领。临行前列宁为此次会议设定了底线,准备把一部分耕地、森林和矿产资源租让给外国经营开发,但绝不能签署任何不平等交易。在得知英法提出的要求后,契科林转守为攻,提出“协约国应赔偿武装干涉和封锁给苏俄造成的390多亿金卢布损失”,双方因此不欢而散。

对于苏联来说,热那亚会议并非一无所获。会议期间,被协约国厌弃的德国同样孤立无援,两个“同病相怜”的弃儿就此走近。双方于1922年4月16日签订《拉巴洛条约》,决定恢复友好关系,相互撤销对方的债务。

1923年12月,由美国银行家、时任美国预算局局长的查尔斯·道威斯牵头,法国、比利时、英国、意大利和美国代表赴德国实地考察。次年4月,协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