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270章 【人物篇】斯大林2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70章 【人物篇】斯大林2(1/8)

【人物篇】斯大林2:通往权力之路到底是场阴谋还是阳谋?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是通过合法手段获得苏共最高权力的,尽管这一点存在巨大争议。nianliume相比于那些反对者或是竞争者,只能说斯大林的眼光更长远、手段更老到。列宁在自己的政治遗嘱里明确反对斯大林继承他的地位,他认为斯大林过于“粗暴”。但苏共高层大多数人都支持斯大林。作为一个共和体制的国家,已逝领袖的遗言并不具备强制力。

斯大林从一个布尔什维克地方领导人登上权力顶峰,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1917年10月,凭借“十月革命”前后坚定支持列宁,他跻身苏共领导岗位;1918年5月至10月,凭借察里津保卫战的功绩,他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地位,还削弱了自己最大政治对手托洛茨基的威望;1922年4月,斯大林当选苏共总书记。当时这个职务还不代表他已经取得最高权力,而斯大林则抓住这个职务拥有的职权,为自己编制了一张巨大的权力网,并最终依靠它击败了自己的政敌。

1907年4月,斯大林仍旧化名伊万诺维奇出席伦敦召开的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大会。由于孟什维克依然把持着高加索地区的领导权,所以他们在会前给斯大林制造了点麻烦——允许他参会,但只有发言权没有投票权。伊万诺维奇在这次会议上始终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坐着,以至于很多人都不记得他曾经参会。

伊万诺维奇在这次大会上首次遇见了未来最大的政治对手——列夫·托洛茨基。和伊万诺维奇相比,刚刚从西伯利亚流放地逃回来的托洛茨基非常活跃。不过前者从一开始就对托洛茨基印象不佳,对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讲话很反感。伊万诺维奇还在之后的报纸上公开嘲讽托洛茨基,说他是“漂亮的废物”。

布尔什维克的主张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过程充满了血腥和暴力。他们得不到国外的支持,国内也缺少从事活动的物质基础。为了筹集经费,社会民主工党在各地组建战斗队,负责四处游击,抢夺政府和私人的财物。据统计,仅在1905年至1908年,高加索地区就发生这类抢劫事件1000多起。

社会民主工党对抢劫的目标和抢来的财物有明文规定,目标锁定在军政警长官和下属身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