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253章 【人物篇】巴顿12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53章 【人物篇】巴顿12(1/9)

【人物篇】巴顿12:生怕做错什么的“小媳妇”

1944年1月25日,一架c-54民用飞机从非洲起飞前往英国。jiyueme机上有两位乘客,一位是美国陆军中将小乔治·巴顿,另一位是他的随从参谋查尔斯·科德曼中校。

这是一次秘密旅行,德国情报部门负责在巴勒莫监视巴顿的情报人员于1月24日突然失去了他的行踪、去向不明,立即引起了德军统帅部的关注。不过他们多想了,盟军不想对德国人隐瞒巴顿的去向,甚至还希望德国人早点知道。之所以让巴顿秘密前往英国,其实是不想惊动媒体,因为那场“打人事件”的余波还未停息。

美国和英国媒体一直抓着那件事不放,尤其是别有用心的英国新闻界。除此之外,盟军司令部里也有一些人逢“巴顿”必反,新闻官罗伯特·麦克卢尔极力讨好艾森豪威尔,为自己的“老板”在“打人事件”中替巴顿背锅鸣不平。麦克卢尔提醒艾森豪威尔:巴顿会毁了你。

艾森豪威尔也被搞得心烦意乱,甚至有弃用巴顿的打算。1943年底的德黑兰会议,盟军已经决定实施“霸王行动”,罗斯福亲自任命艾森豪威尔出任西线盟军总司令,直接指挥这场军事行动。从战役规模考虑,英、美都需要组建一个集团军群级的指挥部,由谁来指挥这支美军立刻提上了日程。巴顿从巴勒莫给还在北非阿尔及尔的艾森豪威尔送去了两只火鸡,暗示他“我近在咫尺,随时候命”,可艾森豪威尔最终没有选择动不动就蛮干的巴顿。

经过再三考虑并征得马歇尔的同意,艾森豪威尔让行事谨慎的布莱德利担当此重任。1944年1月18日,得知此事的巴顿大感失望。他认为自己已经被抛弃了。

曾在中国解放战争期间掀起一点波澜的阿尔伯特·魏德迈也是马歇尔的爱将,可惜他是德国裔,在整个二战期间不便在欧洲战场任职。魏德迈在“中缅印战区”担任参谋长,回华盛顿述职时途径伦敦并拜访了艾森豪威尔。魏德迈私下对艾森豪威尔说:“你要搞清楚,艾克。是你更需要乔治,而不是乔治更需要你。”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1944年1月22日,巴顿在巴勒莫得到通知:免去西西里战区的所有职务,调往英国待命。

1943年1月26日,刚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