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232章 【人物篇】布隆伯格2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32章 【人物篇】布隆伯格2(1/7)

【人物篇】布隆伯格2:搞掉对手最好方式是从他的私生活入手

1936年3月7日,德军三个步兵营越过莱茵河,进入莱茵兰地区。youhuangme其中一个营进驻亚琛,一个营进入萨尔布吕肯,一个营进驻特里尔。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莱茵兰地区是非军事区,德国军队不可以驻扎,所以德军此举是公然违反《凡尔赛条约》。

在莱茵兰非军事区当面的德法边境驻有法军的13个师,法国通过外交途径要求德军撤回部队,但希特勒随即威胁将另派6个师进入莱茵兰,尽管他手上只有4个旅的机动兵力。

在僵持了48个小时后,法国退缩了。

单单从行动本身来看,这是希特勒迈出对外扩张的第一步,也是他的一篇杰作。希特勒认为自己找到了对付英法的办法,这种办法在之后的几年屡试不爽。可这次行动却成为布隆伯格的滑铁卢。

在行动之前,布隆伯格就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德国刚刚完成一轮快速扩军,大多数部队都刚刚成立不久,尚未形成战斗力,无法应对极有可能引发的战争。他还提醒希特勒,不要轻视法军的战斗力。总之他认为希特勒在玩火。

布隆伯格的谨慎在希特勒的眼中是懦弱,是缺乏战略眼光的短视,这是希特勒第一次对布隆伯格表露出失望。压力之下,布隆伯格于3月1日签署了进驻莱茵兰的命令。但自德军于7日展开行动后就变得焦躁不安,直到3月9日时,他的情绪已接近崩溃。

布隆布格祈求希特勒赶紧撤兵,后者则嘲笑他神经太脆弱。结果证明希特勒赌赢了。这次事件过后,希特勒对伦德施泰特说:“布隆伯格提议撤退无异于战场上的怯懦行为。”

1936年夏天,西班牙爆发内战,这场战争持续了3年,佛朗哥在意大利和德国的援助下最终夺取了西班牙的政权。布隆伯格在这件事情的态度又让希特勒失望了,他反对德国卷入西班牙内战,认为德国涉足地中海的政治漩涡所要面临的风险远远超过可能获得收益。

他公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在乎谁知道这一点。很可惜他的谨慎没能阻止希特勒,更可惜的是希特勒又抓住了机会,并再次取得成功。

军队的扩编仍然在继续,在占领莱茵兰地区后,德国在汉诺威成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