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214章 【人物篇】保卢斯11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14章 【人物篇】保卢斯11(1/6)

【人物篇】保卢斯11:德军的单兵口粮都有什么?

身在包围圈的保卢斯最关心的是两件事。meixinme一件是希特勒承诺的空中补给能否兑现;另一件是自己的新上司——顿河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能否打通和第6集团军的联系。

既然元首承诺了会提供充足的补给,保卢斯就给空军开出了一张补给清单:25万德军每人每天需要1225克(比陆军制定的标准低)生活物资,合计306吨;1800门火炮每门每天需要300公斤弹药,合计540吨;一万辆摩托化车辆每天每辆需要10公斤燃料,合计100吨。以上物资加起来每天需要消耗946吨。

1942年11月24日,保卢斯给曼施坦因写了一封信。信中他首先强调了突围的方向应该在西南方向,然后第三次请求给予第6集团军“在紧急情况下自由行动的权利”,最后他暗示曼施坦因应在需要时向第6集团军下达突围的命令。

信中末尾提到的问题是最敏感的,保卢斯和曼施坦因谁都不想背负“下令突围”的责任,这让第6集团军仅存的一点逃生希望在不久之后破灭了。

德军的补给是需要说明一下的。根据12月2日的报告,第6集团军储备的粮食可以维持12~16天。这个结论是按照德国陆军食品定量标准乘以第6集团军剩余兵力计算出来的。其实这个标准是很高的,按照每人每天具体的标准是:750克面包、250克肉、250克蔬菜、60克黄油、200克果酱、40克糖、15克盐、7支香烟、2支雪茄。

这种标准用“奢侈”来形容并不过分。实际上德国在战时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很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仅是前线,后方平民也是如此。为了“节衣缩食、渡过难关”,保卢斯于11月26日宣布食品标准减半,此后执行的标准是:400克面包、120克肉、125克蔬菜、30克黄油、160克果酱、40克糖、75克盐、35支香烟、1支雪茄。这个命令并没有引起前线士兵的反对,因为它还能保障每个人可以吃饱。

问题是空军能否兑现承诺?空军里只有戈林等少数人有信心,戈林的信心来自空军参谋长耶顺内克,后者的依据是东线德国空军在1942年夏季攻势期间的运力表现。

自1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