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202章 【中国战场】远东战役4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02章 【中国战场】远东战役4(1/7)

【中国战场】远东战役之西部战斗:小鬼子最后也躺平了

从远东战役北部和东部战斗进程来看,苏军受到天气和地形的限制,并没有发挥出机动性和火力上的优势。wanmengme普尔卡耶夫的部队没能如期拿下齐齐哈尔和佳木斯;梅列茨科夫也没能快速攻占长春,甚至连牡丹江也没能攻占。

在战场的西北方向,马利诺夫斯基是三个方面军司令员中唯一在东线战场后期还能得到斯大林赏识的指挥员。相比于北部和东部森林茂密、水系纵横,西北部的地形更适合苏军机械化兵团的展开。在2300多公里的战线上,苏军进攻当面是一片广阔的草原和荒地。所以,远东总司令部将唯一的一个坦克集团军部署在西北方向。

在外贝加尔方面军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中,选择了三个突击方向。左翼第36集团军从满洲里、海拉尔方向突击,计划夺取齐齐哈尔;右翼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从战线最西部出击,计划夺取承德、赤峰,切断关东军和华北方面军的联系;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在中路,计划从阿尔山出击,夺取奉天(沈阳)和长春。

前文提到,其左翼第36集团军从满洲里转入进攻后,沿中东铁路线推进,被日寇独立第4军顽强阻击在海拉尔和博克图,没能如期夺取齐齐哈尔。

在主要进攻方向,马利诺夫斯基继续沿用东线战场上的成功经验,将方面军54的兵力、73的坦克和自行火炮、62的火炮和迫击炮集中在中路。在具体的兵力配置上,以第17、第39集团军和近卫第6坦克集团军编为第一梯队,以第53集团军为第二梯队。

值得一提的是,克拉夫钦科指挥的近卫第6集团军东线战场上就长期划归乌克兰第2方面军指挥,马利诺夫斯基正是该方面军司令员。在当时的东线战场,每个方面军指挥员都视这样的进攻利器为宝贝。

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翻阅东线的史料,总能感觉斯大林对指挥能力并不算突出的马利诺夫斯基有些偏爱。具体的表现方式是斯大林时常会斥责马利诺夫斯基不会打仗,但每次晋升都少不了他。苏军在二战期间组建的6个坦克集团军中,在南线的3个方面军(乌克兰第2、第3、第4方面军)中仅有一个坦克集团军,就划在马利诺夫斯基的方面军战斗序列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