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99章 【中国战场】远东战役1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99章 【中国战场】远东战役1(1/9)

【中国战场】远东战役:酝酿中的八月风暴

远东战役是中国战场上最特别的一场战役,他的特别之处在于交战双方是日寇关东军和苏军远东地区的三个方面军,交战地点则在中国的东北地区。xingxueme此次战役因为发生在1945年8月,所以也被称为“八月风暴”。又因为战役只进行了7天,所以还被称为“七日战争”。

在这短短的7天里,苏军投入3个方面军170多万兵力,日寇驻扎在东北地区的关东军则有70万之众。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关东军这支曾经的“日寇之花”、陆军战略总预备队迅速溃败。8月15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关东军60多万部队放下武器向苏军投降。

日苏之间的矛盾还要追溯到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日寇在取得甲午战争的胜利后,于1895年4月17日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其中包括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寇的条款。这项条款被苏联的前身沙俄视为对其远东地区利益的挑衅。于是在条约签订6天后,联合德国和法国进行干涉。日寇迫于高压,于5月4日宣布放弃辽东半岛,将其归还给清政府,换取的是战争赔款增加2000万两白银。

1900年,沙俄借助镇压义和团的时机,派兵进入东北,招致日本、英国和美国的反对。1903年,在英美的支持下,日寇向沙俄正式提出交涉,以“承认沙俄仅在远东铁路有特殊权益”为条件,要求沙俄承认日寇“在朝鲜有优越利益”。

双方为此进行了半年的谈判,最终在1904年2月掀了桌子。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沙俄因补给困难和指挥无能屡遭失败,1904年5月,日寇攻占大连。1905年1月攻占旅顺,3月攻占奉天(沈阳)。5月,日寇海军联合舰队在对马海战中,击败沙俄波罗的海舰队(第二太平洋舰队),俄国最终战败求和。

1905年8月10日,日俄双方在美国朴茨茅斯正式举行会谈,于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此后沙俄逐渐退出东北地区,仅在中东铁路沿线(绥芬河至满洲里铁路)保留一部分势力。尽管如此沙俄以及后来的苏联始终耿耿于怀,一直在寻找机会复仇。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整个东北地区。此后日寇将关东军司令部(19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