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91章 【中国战场】鄂西会战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91章 【中国战场】鄂西会战(1/7)

【中国战场】鄂西会战:晃倒队友的陈诚

自从武汉会战以后,日寇在中国战场上发动的几乎所有会战都不再以夺取更多占领区为作战主要目的,而是呈现出针对性很强的局部作战。fengxuanme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以改善防御态势为目的,例如1939年3月的南昌会战,其作战起因是第9战区从南面威胁日寇第11军后方补给线,夺取南昌是为了消除那里的国军空军基地,并为武汉地区加大防御纵深。

1941年3月的中条山会战,作战起因是国军第1战区驻守在中条山的7个军位置突出,日寇华北方面军需要用3个师团与其对峙,消除掉中条山这个黄河北岸的桥头堡,可以改善日寇的兵力配置,以专心应对占领区“治安”。

第二种是以寻歼国军主力、削弱国民政府抵抗意志为目的。例如1939年5月的随枣会战的作战目的是消灭第5战区战斗力最强的第31集团军;三次长沙会战的作战目的是消灭第9战区的主力,尤其是第15集团军;上高会战的作战目的是消灭第74军。

第三种是以改善己方交通线或破坏敌方交通线为目的。例如广州战役的作战目的是切断华南地区的海上航线;桂南会战的作战目的切断滇越铁路和桂越公路。1943年初发起的鄂西会战同样如此,其目的甚至缩小到将滞留在宜昌的2万吨船只转移到长江下游地区。

在1940年5月枣宜会战中,日寇第11军攻占长江北岸的宜昌。按照当时的作战计划,夺取宜昌的目的并非固守,而是破坏掉宜昌地区河防设施后,攻城部队立即撤回至进攻出发地。但当时恰逢欧洲战场德军闪击法国,而且法国很快战败。日寇大本营于是决定加快瓦解国民政府抵抗意志,尽快结束在华的战事,以便于投入到世界角逐中。遂临时决定固守宜昌,威胁陪都重庆。

由于是临时决定,日寇也仅是攻占了包括宜昌在内的鄂西长江以北部分地区,包括洪湖以东、汉江以南,以及长江以南地区却仍然在国民政府的掌握之内。这样一来,日寇在宜昌缴获的数十艘运输船也无法使用,只能停靠在宜昌附近。在宜昌地区掠夺的大量物资也无法通过长江东运,只能通过陆路转运,费时耗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长江中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