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79章 【中国战场】广州战役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79章 【中国战场】广州战役(1/4)

【中国战场】广州战役:蒋介石的一次战略误判

日寇在1938年6月确定实施武汉会战的同时,就已经决心发起广州战役。caimengme目的是切断东南沿海运输航线,进一步孤立国民政府,瓦解其抵抗意志。1938年7月底,日寇大本营拟定的《以秋季作战为中心的战争指导要点》中,规定了广州战役的作战原则,即:采取奇袭方式,果断、迅速攻占广州。在广州附近切断粤汉铁路、珠江、西江的交通,尔后采取守势。

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广州在抗战爆发后,特别是华北、华东地区相继沦陷,成为了外援物资经香港进入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早在1937年底,淞沪会战结束后,日寇就曾经拟定“a”号作战计划,企图于1937年12月26日在大亚湾登陆,进而夺取广州。

1937年12月12日,日寇在长江南京段炮击美英军舰,引起国际纠纷。此时,日寇大本营还没有确定结束对华作战后的战略,支持“南进”和支持“北进”的两派仍然在争吵不休。为避免与美英关系恶化,a号作战计划被搁置。

此后日寇在华南、华东沿海地区并没有终止全部行动。1938年5月10日,日寇海军第5舰队及第2联合特别陆战队攻占厦门。5月20日,攻占连云港。6月21日,日寇一部在广东汕头南澳岛登陆,逐渐向广州逼近。

1938年7月,日寇和苏联在中苏朝边境地区的吉林张鼓峰爆发冲突,苏军以10万兵力向驻守在张鼓峰地区的日寇第19师团发起进攻。此时武汉会战正趋于白热化,日寇大本营决定息事宁人,不扩大事端。8月10日晚,日寇驻苏大使重光葵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李维诺夫正式签订停战协定。

张鼓峰事件结束后,日寇解除了北面的后顾之忧,主张“南进”的海军将进攻广州的作战计划提上日程。1938年9月7日,日寇大本营决定,由陆、海军协同攻略广州。为此陆军组建第21军,古庄干郎任司令,下辖第5、第18、第104师团,兵力7万余人。配合进攻广州的海军第5舰队由盐泽幸一指挥,该舰队辖3艘航母(加贺号、龙骧号、千岁号),9艘巡洋舰及大量驱逐舰、运输舰、扫雷舰、炮艇,编成内还包括3支海军陆战队。

经过第2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