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65章 【欧洲战场】阿登战役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65章 【欧洲战场】阿登战役(1/10)

【欧洲战场】阿登战役:泥泞的闪击

有人说艾森豪威尔在德军发起阿登战役前应该知道德军的进攻计划的,理由是德军战前大规模的调动,不可能不被盟军发现。yunxuanme此外英国的“超级机密”能够破译德军的密码,从中也一定可以找到德军进攻的蛛丝马迹。这种说法能够站得住脚呢?虽然艾森豪威尔城府极深,但他如果提前获悉了德军企图,应该也不会白白地将第106师的几千名美军送给德军当战俘,也不会在阿登地区前沿和纵深部署少得可怜的部队。

实际上近三个月以来,盟军虽然在齐格菲防线上进展缓慢,但盟军内部像8月份那样,再次洋溢着即将取胜的乐观氛围。当面德军平均每三天就会损失相当于一个师的兵力,他们无论如何是坚持不了多久的。1944年底结束战争的设想再次被盟军最高统帅部提上议题,为此马歇尔要求艾森豪威尔发动一次重大行动,艾森豪威尔对此也给予了积极的响应。

在艾森豪威尔的计划中,他打算在德军齐格菲防线的两翼发起进攻。考虑到北翼英军第12集团军群临近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他还主动提出将进攻的主要方向放在英军所在的北翼,只要占领的鲁尔工业区,德军的战争体系会立即崩溃,巴顿的第3集团军将担任辅助进攻任务。

艾森豪威尔此举也有拉拢蒙哥马利的意图,作为西线盟军的统帅,将各国的军事力量团结在一起是他的责任。即便如此一向骄横跋扈的蒙哥马利还是反对艾森豪威尔的计划,他坚持只在自己这一路进攻,以便盟军可以集中资源发动更有力的攻势。

1944年12月7日,艾森豪威尔召开了一场专门会议,试图解决盟军内部的分歧,但他没能说服蒙哥马利。

与此同时,蒙哥马利一直觊觎西线盟军陆军总司令的职位,他给出的理由是艾森豪威尔身兼总司令和陆军总司令职务,负担过重,他可以为艾森豪威尔减一减身上的压力。

蒙哥马利的这个要求别说是艾森豪威尔,就连英军总参谋长布鲁克也不支持。当时欧洲大陆上,美军地面部队有270多万人,英联邦军队不足100万人,只是美军的1/3。这种情况下让英国人担任陆军总司令显然无法有效地指挥部队。所以即便艾森豪威尔卸任陆军总司令,他也支持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