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58章 【欧洲战场】龙骑兵行动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58章 【欧洲战场】龙骑兵行动(1/11)

【欧洲战场】“龙骑兵”行动:西线第二个诺曼底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法国诺曼底地区时,盟军出人意料地于1944年8月15日在法国南部再次实施了大规模的登陆行动。jiyueme仅5天时间,盟军20万人成功上陆。这场并不为人熟知的行动,成为压倒西线德军最后一根稻草。

在1943年12月的德黑兰会议中,美英最终做出承诺,盟军将于次年5月在法国西北部实施登陆(因天气原因又推迟到6月)。在会议期间,美国方面提出在诺曼底登陆的同时,还应在法国南部实施两栖登陆,这样既可以形成对西线德军的夹击之势,还可以夺取更多的港口,为登陆部队保障物资供应。

英国本就不同意在法国登陆,丘吉尔更关注战后欧洲的格局。他希望英国可以延续在巴尔干半岛的特殊利益,所以希望盟军登陆的地点选择在巴尔干半岛,防止日后苏联控制整个东南欧。丘吉尔对登陆巴尔干给出的表面理由是可以限制德军从巴尔干地区获取石油。

罗斯福很清楚丘吉尔的真实用意,但他对苏联和英国提前瓜分利益没有兴趣。更何况美国此时在巴尔干并没有什么影响力,美军进入巴尔干也无非是给英国谋利益,所以他一直不支持丘吉尔的主张。相反,因为罗斯福希望苏联能够更多地承担战场上的责任(包括远东对日作战),所以在很多时候选择和苏联站在一起。

无奈之下,丘吉尔只能同意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但他坚决反对在法国南部登陆的“铁砧”计划。美军也认为应该将更多的资源集中使用在“霸王”行动中,所以在法国南部登陆的计划被暂时搁置。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成功后,后勤保障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海上搭建的浮动码头于6月19日遭遇风暴,a港被摧毁,虽然b港幸运地保存了下来,并继续向陆地输送人员和物资,但其不可靠性让盟军不敢对其寄予厚望。诺曼底地区西北的瑟堡港是盟军解决运输问题的一座重要港口,但是当美军于6月底夺取瑟堡时,这里的港口设施已经全部被破坏,短期内不能大规模装卸物资。

在此期间,东线苏军乌克兰第2和第3方面军已经集结在苏罗边境,准备进入巴尔干地区。丘吉尔委派的代表和苏联方面私下商定,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