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45章 【苏德战场】东普鲁士战役(上)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45章 【苏德战场】东普鲁士战役(上)(1/10)

【苏德战场】东普鲁士战役(上)陌生的德军

东普鲁士,二战前德国的一块飞地,西部和南部与波兰接壤,东部和苏联的白俄罗斯、立陶宛接壤,北面是波罗的海。xinmanme这里是德国军事精神的发祥地,在德国的将领中,很多人的籍贯都是东普鲁士,二战后期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甚至就出生在这里。

对于希特勒来说,坚守东普鲁士的意义有两个。其一,东普鲁士是德国的领土,没有主动放弃的理由;其二,他必须表现出对东普鲁士的重视,以稳住军队里众多将领的情绪,尽管他对这些人已经失望透顶。

经过1944年白俄罗斯战役(巴格拉季昂行动)和波罗的海战役后,苏军白俄罗斯第2、第3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左翼逼近东普鲁士,战线从波兰首都华沙向东北延伸,经马祖里湖一直到东普鲁士和立陶宛的边界涅曼河。

1945年初,苏军在这里共集中了14个步兵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2个空军集团军、4个独立坦克军、1个独立机械化军和1个独立骑兵军。苏军总兵力共1669万人,装备有25万门火炮和迫击炮、385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097架作战飞机。

部署在战线中段的是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指挥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该方面军下辖5个步兵集团军和1个空军集团军,共54个步兵师、2个坦克军、6个独立坦克旅、1个筑垒地域,兵力70万人。该方面军将作为进攻东普鲁士的主攻部队,任务是绕过马祖里湖区北端,直扑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把东普鲁士德军主力驱赶到波罗的海海岸边,然后分割歼灭。

部署在战线左翼的是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该方面军下辖7个步兵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和1个空军集团军,共63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5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3个独立坦克旅、3个筑垒地域。

值得一提的是罗科索夫斯基麾下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原本隶属于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在巴格拉季昂战役中,集团军司令员罗特米斯特罗夫和方面军司令员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为如何使用坦克集群发生激烈争执(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临时更改了坦克集团军的进攻路线,而罗特米斯托罗夫此前已经准备了数月之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