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33章 【苏德战场】利沃夫战役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33章 【苏德战场】利沃夫战役(1/11)

【苏德战场】十次打击之六利沃夫战役:北乌克兰集团军群首战

1944年3月底,希特勒对南方集团军群进行重组,以第6、第8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组建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以第1、第4装甲集团军和匈牙利第1集团军组建北乌克兰集群。jingyame希特勒如此命名两个集团军群,其用意就是告诉前线将领和他的盟友,德国没有放弃乌克兰。

1944年4月,撤退到喀尔巴阡山北麓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相当疲惫。特别是胡贝指挥的第1装甲集团军历尽艰险突围到本方防线,虽然兵力损失并不严重,可重型装备损失巨大。新的集团军群尚有4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不足千门,装甲部队情况较好,拥有85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曼施坦因随着南方集团军群的解体,也丢掉了集团军群司令的职务,新组建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指挥官换成了希特勒在东线最信任的莫德尔。

二人对接下来的战局判断趋于一致,苏军会继续将主要进攻方向选择在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防御正面。该集团军群主要防御地带位于乌克兰的西北部,向南延伸到喀尔巴阡山北麓,中央地带是以利沃夫为核心的地区,防线北段延伸到科韦利。在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身后,是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南部,苏军一旦突破这里,势必会引发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

鉴于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兵力有限,又是苏军最有可能打击的目标。德军统帅部在接下来的2个月将几乎所有可以调动的部队都交给了莫德尔,其中包括本属于中央集团军群的第56装甲军。

到7月初,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兵力接近90万人,装甲师达到11个。第1和第4装甲集团军主力集中在利沃夫、雅罗斯拉瓦地区,北翼第56装甲军和第42军防守科韦利,南翼匈牙利第1集团军和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一部扼守喀尔巴阡山各处山口。在集团军群的南面是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北面是中央集团军群。

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战斗序列中,曾经在第聂伯河右岸遭受严重损失的那些装甲师,如今已经得到及时的补充。一些撤到后方休整的部队,比如党卫军骷髅师、维京师再次返回战场。此外,以营级单位编成的虎式坦克部队被大量的部署在这里,其中第501重型坦克营装备的是45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