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30章 苏德战场】巴格拉季昂行动(1)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30章 苏德战场】巴格拉季昂行动(1)(1/8)

【苏德战场】十次打击之五巴格拉季昂行动(1):排兵布阵

在苏军“1944年十次打击”中,最被大家熟知的算是巴格拉季昂行动,也称“白俄罗斯战役”。xuanjime这次战役于1944年6月22日开始,交战地点是东线中段的白俄罗斯。之所以被熟知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盟军刚刚在西线法国诺曼底登陆,苏军的此次行动是对西线攻势的响应,所以每次提起西线的诺曼底登陆时,时常会提到东线的巴格拉季昂行动;另一方面是因为苏军在此次战役的第一阶段中表现出了高超指挥艺术和作战能力,战役的结果也很辉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第9、第4集团军和第3装甲集团军几乎被全歼,从此一蹶不振。这样一来,德军在东线再也没有一支能够对苏军有威胁的重兵集团了。

进入1944年4月,东线战场上除了克里米亚半岛以外,战场上又一次难得的恢复了平静。这种情形在4年的苏德战争中并不多见,上一次还是1943年的春季、库尔斯克会战的前夕。

春季的苏联总是伴随着泥泞,这对于以交战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著称的苏德战场来说是难以逾越的困难。当然,这样的情况并不会让苏军统帅部的决策者们放松神经,他们正在策划着对德军更犀利的攻势。

早在1943年底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和丘吉尔作出了盟军于1944年5月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的承诺(实际行动日期在1944年6月)。作为此次行动的响应,心情愉快的斯大林也当即承诺,苏军将在东线实施一次“规模匹配”的攻势,至少使德军不会从东线抽调兵力。

斯大林的承诺其实是顺水人情,即便盟军不在法国登陆,苏军也同样不会放慢反攻的步伐,毕竟他们还没有将德军彻底从自己的国土上赶走。问题是下一步的进攻方向选择在哪里呢?

在苏军统帅部的作战会议上,三个进攻方案提上了议程。首先是选择从战线北段实施进攻,作战对象是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作战目标是攻入德国的东普鲁士和波兰东部。虽然北段的德军最弱,但这个作战设想却首先被排除。因为这里距离德国的心脏较远,地形也不够开阔,大兵团无法在这里展开,兵力调动也相对困难。

第二个进攻方案是继续在战线南部实施主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