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116章 【苏德战场】列宁格勒进攻战役1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16章 【苏德战场】列宁格勒进攻战役1(1/8)

【苏德战场】1944年十次打击之一列宁格勒进攻战役:炮兵的威力

1943年10月,苏军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原加里宁方面军)成功实施了涅韦尔战役。jingroume夺取看涅韦尔这座重要铁路枢纽,切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之间的铁路联系,从而对上述两个德军集团军群完成了战略分割。作为北方战线反攻的序幕,涅韦尔战役的实施,为苏军在列宁格勒方向的反攻创造了有利的战场环境。在早期的苏军战史中,将1944年的实施的反攻作战定义为“十次打击”,在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进行的反攻是“第一次打击”。

在1943年的冬天,屈希勒尔的北方集团军群仍下辖第18和第16集团军。其中,第18集团军负责从南面围困列宁格勒,当面是苏军列宁格勒方面军。第18集团军的防线还包括东部由北至南到伊尔门湖的防线,当面是苏军沃尔霍夫方面军;第16集团军负责防御伊尔门湖以南地区,在和中央集团军群失去铁路联系后,仍苦心维持着两个集团军群的战略联系,当面苏军是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

截止1943年底,屈希勒尔的北方集团军群兵力大约有70万人。相比于一年前有所增加,倒不是统帅部给了他新锐部队,而是增加了一些仆从国军队或在占领区国家招募青年组建的部队。

在北方集团军群中,西班牙“蓝色”师还在战场上,这个师最高时达到23万人,随着战场上的消耗和陆续有部队调回国内,蓝色师还剩下约1000人。新增加的部队包括用拉脱维亚人组建的党卫军第2旅(1944年1月19日改为党卫军第19师)和党卫军第15师;以爱沙尼亚人组建的党卫军第3旅。

除此之外,德军还有10万人的边境警卫团和武装警察部队,这些部队成员来自当地或是波罗的海三国。他们身着德军军服,武器装备非常杂乱,都是德军在战场上缴获的各国武器。

北方集团军群的坦克数量很少,第1航空队的作战飞机只有200余架,实力偏弱。地面高射炮的数量有1799门,其中包括88毫米高射炮300门,这些高射炮既可以对付苏空军,也能够对付地面的坦克。

苏军统帅部在1943年10月至1944年4月,对战场上各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