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98章 【苏德战场】高加索战役之序战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98章 【苏德战场】高加索战役之序战(1/9)

【苏德战场】高加索战役之序战:布琼尼的落寞结束了苏军的旧时代

在德军1942年的夏季攻势(蓝色方案)中,希特勒将作战的最终目的定为夺取苏联南部的高加索油田。qingqinme为了达成作战目的,南方集团军群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并于1942年7月9日正式划分为b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

在6月28日开始的作战中,b集团军群所辖部队发起了沃罗涅日战役,即蓝色1号行动,肃清了顿河上游地区苏军,攻占罗洛涅日。a集团军群则在利斯特的指挥下,发起蓝色2号行动,会同提前南下的b集团军群第6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围歼苏军的两个重兵集团,即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由于德军行动迟缓,斯大林又及时下达撤退命令,苏军虽然遭受一定损失,但德军并没有达成围歼苏军的目的。

至7月下旬,德军第6集团军奉命东进,执行蓝色3号计划,夺取顿河和伏尔加河交汇处的斯大林格勒;a集团军群则继续南下,执行蓝色计划的最后一步,夺取高加索油田。

南下德军从东西两面推进至罗斯托夫,并于7月23日在时隔8个月后,再次夺取了这座城市,打开了通往高加索地区的大门。

高加索地区位于苏联的南端,西面是黑海、亚速海,东面是里海,北面连接俄罗斯大草原,南端与土耳其和伊朗接壤。横贯东西的高加索山脉将这个地区分成了两个部分,北部被称作北高加索地区,亦称前高加索地区,现今是俄罗斯车臣、北奥塞梯等地区;南部是外高加索地区,亦称南高加索地区或后高加索地区,现今这里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高加索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在二战期间,苏联865的石油产量出自高加索地区,尤其是外高加索地区的巴库,是苏联最重要的产油区。除了石油,这里的天然气产量占苏联的65、锰矿产量占565。同时,这里也是苏联重要的产粮区。

在地理位置上,德军如果夺取了这里,就可以继续南下中东地区,与计划西进的日本取得联系,也能够和北非的德军非洲军团会师,达成对整个欧洲的战场的大战略合围。

7月中旬,为了更便于指挥作战,希特勒将自己的指挥部前移至乌克兰中部的文尼察。7月23日,希特勒在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