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93章 【苏德战场】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2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93章 【苏德战场】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2(1/10)

【苏德战场】第一次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下):防御大师莫德尔

苏军第20集团军是在1941年11月29日,在苏联英雄历久科夫的战役集群基础上重建的,最初有2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和2个坦克营。xixueme在冬季攻势前部署在方面军右翼的拉马河一线,他们在接下来的作战中,成了苏军内部战史战术教材中“集中使用兵力兵器”的典范战例。

指挥这支部队的是弗拉索夫中将,此刻的他是苏联的英雄,斯大林赏识的战将,没有人会想到他后来会成为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最可耻的叛徒。战后的苏军官方材料中,在提到第20集团军拉马河作战时,除了不愿意提及弗拉索夫的名字,毫不吝啬地给予了高度评价。

遗憾的是,第20集团军的战术还没有在整个苏军推广,甚至在此次战役中也还没有在方面军级采用。尽管如此,弗拉索夫的第20集团军给苏军未来赢取进攻战役找到了一把钥匙。

当然,苏军的钥匙不止这一把。战争初期担任第1坦克旅旅长、日后担任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司令员的卡图科夫提出改变坦克部队的编成,放弃每个坦克旅由轻、中、重型坦克平均混编的方式,改成以中型坦克为主,少量配备轻、重型坦克,以加强坦克旅的整体作战能力。

战争初期担任列宁格勒方面军空军司令员的诺维科夫,因为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的出色表现,越级担任苏联统帅部空军统帅。此后,他开始尝试改进空军编成和战术,按师级组建专门机型战术集群,轰炸机师、强击机师、歼击机师开始大规模出现,并在此基础上组建空军集团军。

战争初期担任第8坦克旅旅长的罗特米斯特罗夫在实战中逐渐认识到苏军坦克与德军坦克性能上的差异,德军坦克的火炮和正面装甲强于苏军坦克,而苏军坦克的机动性优于德军坦克。所以他强调苏军坦克应发挥机动性优势,冲入德军坦克集群中与其近战,以抵消德军坦克在火炮威力和装甲厚度上的优势。

所以说,正是这些在实战中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才使苏军逐渐在战场上扭转了局面。德军这只战争怪兽逐渐被撕咬得遍体鳞山,并最终毁灭。

为了迅速突破勒热夫东南、维亚济马东北的拉马河德军防线,西方面军将突击第1集团军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