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84章 【苏德战场】克里米亚防御战役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84章 【苏德战场】克里米亚防御战役(1/8)

【苏德战场】克里米亚防御战役:庸将云集的苏军成就了曼施坦因

克里米亚是苏联欧洲部分南部的半岛,面积255万平方公里。liufengme半岛北面仅仅以狭窄的彼列科普和琼加尔地峡与内陆相连,半岛内的北部是克里米亚草原。半岛东部为面积3000平方公里的刻赤半岛,刻赤半岛东西长110公里,最窄处只有11公里,与连接高加索的塔曼半岛遥相呼应。克里米亚半岛西面和南面濒临黑海,东面则濒临亚速海。正是这关键而敏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半岛的历史如同它面前的大海般充满惊涛骇浪。

历史上,克里米亚历来不缺少战争。希腊人、罗马人、哥特人、匈奴人以及13世纪侵入并在这里建立汗国的蒙古人,都在这个半岛留下了足迹,而克里米亚的蒙古人后来又臣服于土耳其帝国。1783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宠臣波将金率领俄国军队进入克里米亚,并驱逐了最后一个汗王沙因·吉雷。这个末代汗王也是成吉思汗在欧洲最后的一位王族后裔,最终在法国大革命前夕,被土耳其人杀害于罗德斯岛。

德国夺取克里米亚半岛的目的有三个,其一是打击苏海军黑海舰队,以削弱其对黑海南部国家,特别是对土耳其的威胁,从而将土耳其揽入轴心国阵营;其二是消除在克里米亚半岛苏空军对黑海西岸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其三是夺取半岛后,德军可以越过刻赤海峡,向苏联南部的高加索油田进攻。

1941年9月底,曼施坦因的第11集团军兵分三路,屈布勒指挥的第49山地军和扎尔穆特指挥的第30军协同德军第1装甲集群负责围歼顿巴斯地区的苏军南方面军主力;汉森指挥的第54军则转入克里米亚半岛,企图以突袭迅速夺取这一战略要地。

防御克里米亚半岛的是库兹涅佐夫上将指挥的苏军南方面军第51集团军(1941年10月2日划归南方面军)。卫国战争时期,苏军共有3位将军名字叫库兹涅佐夫,其中最知名的是统帅部成员、海军总司令尼古拉·库兹涅佐夫;另一位是担任过突击第1集团军的瓦西里·库兹涅佐夫,此时他正在莫斯科方向作战;最后一位就是防御克里米亚的费尔多·库兹涅佐夫。

在战争爆发初期,他担任西北方面军司令员,因作战不利被苏军统帅部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