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81章 【苏德战场】莫斯科保卫战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81章 【苏德战场】莫斯科保卫战(1/10)

【苏德战场】莫斯科保卫战:零下40度的反击

莫斯科,苏联首都,苏联最大的城市,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feishuangme莫斯科在水路交通上占有重要地位,自伏尔加河至顿河之间的列宁运河建成后,莫斯科成为五海(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通航的港口。在经济方面,莫斯科地区是苏联最大的工业区,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5,几乎每种制造业都有,尤其以生产复杂和精密机器著称。

战争爆发后,在莫斯科市委书记谢尔巴科夫的组织下,莫斯科地区的工厂转为战时体制,很多以前生产民用产品的工厂转而生产迫击炮、自动步枪、炮弹和炸弹,汽车制造厂则大力生产越野汽车、救护车、火炮部件以及雷管,一百多家企业开始生产ppsh-41冲锋枪,这些冲锋枪后来在战场上被称为“波波沙冲锋枪”。

至9月底,苏联共计动员了530万预备役兵员,仅莫斯科地区就有数十万青年征召入伍,670个企业中654个企业转入生产战争物资。

德军南方集群在得到中央集群第2装甲集群加强后,将苏军基辅地区重兵集团歼灭。随后继续进逼哈尔科夫、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德军北方集群包围了列宁格勒;中部战线仅距莫斯科300~400公里,战略态势对德军十分有利时。希特勒才认为,向莫斯科发起进攻、给苏军最后一击的时机已到。

为准备发起莫斯科会战,希特勒早在1941年9月6日下达的第35号指令就要求:“必须在冬季气候到来之前的有限时间内,给苏军西方面军以毁灭性打击。为此应集中使用翼侧不需要的和能及时前调的所有陆军和空军部队。”

该指令对原属中央集群临时转向南北的部队做了具体要求:“除第2集团军和第2装甲集群应在完成基辅方向作战任务后,归还中央集团军群建制;第3装甲集群和第4装甲集群在完成列宁格勒方向作战后,全部划归中央集群(因德军在列宁格勒方向的战役企图失败,第3装甲集群第39装甲军没有调回,继续在列宁格勒方向作战-笔者注)。”德军统帅部将拟定的对莫斯科方向进攻的代号定为“台风”。

9月19日,根据第35号指令,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开始集结兵力,准备进攻。9月26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