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74章 【欧洲战场】西西里岛战役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74章 【欧洲战场】西西里岛战役(1/11)

【欧洲战场】西西里岛战役:美军和英军的一次算不上公平的竞赛

1942年11月,盟军实施火炬行动,20多万盟军部队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登陆。mingmengme此时隆美尔正在败退突尼斯,与那里刚刚组建的第5集团军会合,东面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尾随而至。1943年2月,隆美尔上演了自己在北非的谢幕演出,他趁西面美军第2军立足未稳,动用手中仅有的2个装甲师,在凯塞林山口发动奇袭,至美第2军伤亡被俘万余人。3月9日,刚刚担任非洲集团军群总司令10天的隆美尔离开非洲,返回德国。1943年5月,隆美尔的继任者阿尼姆(原第39装甲军军长,长期在东线列宁格勒方向作战)率德意联军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对于盟军的下一步行动,在美英内部是存在巨大分歧的。按照美方的意见,包括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主张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直接威胁欧洲大陆腹地,这也符合苏联方面的意愿。英国方面则因为地中海地区对于英帝国的重要性,提出以北非为支撑,向意大利本土或者巴尔干半岛方向进攻,双方为此经历了长时间的争论。

自1941年底至1942年初,美英双方在华盛顿举行的阿卡迪亚会议上,正式确定联合对抗轴心国家联盟后,直到1944年6月实施诺曼底登陆,英国在盟军中就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双方在重大战略决策问题上,最终大多都是按照英国方面的意愿执行。这与英国在西方国家的传统领袖地位分不开。同时,从盟军最初投入战场上的军事力量上看,英国方面也的确实力最强,例如在1943年2月在北非成立的第18集团军群,英军有2个集团军,美军初期只有第2军,而且英军中包括久经战阵的第8集团军,美军第2军由于缺乏作战经验,战斗力偏弱。这种局面直到1944年底,西线战场上美军的作战部队远超过英联邦部队,而且在战场上表现越来越出色以后,美英高层又经历一次激烈的争吵才改变。

1943年1月,美英在北非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召开会议,美国方面做出重大让步,决定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实施登陆。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美国反攻欧洲,必须依赖英国的帮助,美国方面无法独立实施。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