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63章 【太平洋战场】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上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63章 【太平洋战场】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上(1/12)

【太平洋战场】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上):菲律宾海海战

美军夺取马里亚纳群岛最重要的目的是给b-29远程轰炸机提供一个可以轰炸日本本土的空军基地。yixiame此前,美军曾与国民政府协商,在中国境内建立机场,供战略轰炸机起降。但机场建设进度落后于计划,而且日寇攻势正猛,国民政府无法保证这些机场不受破坏。

1944年6月15日,美陆军第20航空兵68架b-29轰炸机组成的突击编队,从印度的加尔各答机场起飞,在中国成都的机场加油后,直飞日本,轰炸了九州的八幡钢铁厂。这是自1942年杜立特首次空袭东京以来,美军再次对日本本土进行的战略轰炸。

在这个阶段的战略轰炸中,由于航程过远,轰炸机最大作战半径(1600海里)只能飞到日本本州西部、九州和中国东北,而位于日本本土东部的重要目标均处于b-29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以外。同时,作为中途基地的成都机场的保障条件相对较差,所以第20航空队执行任务中受到诸多限制。

早在1943年,美国陆军航空队制定作战计划的参谋们就开始研究在马里亚纳群岛建立航空兵基地的可行性。这里距离日本东京1500海里,东京和关东平原的工业区都在此范围内。一旦夺取马里亚纳群岛,岛上的基地就可用于打击敌人,关岛、提尼安岛和塞班岛可以修建大型机场,足够容纳1000架b-29的飞机编队,并可通过海运得到充足的供应。

1943年10月,美国陆军正式建议第5舰队和中太平洋的两栖部队向马里亚纳群岛进攻。1943年12月,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在开罗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

太平洋战争爆发两年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实力已经大打折扣。1943年4月,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在视察拉包尔期间,其座机被美军飞机击落,山本五十六当场殒命。一年后,其继任者古贺峰一则在另一次美军空袭中飞机失事,丰田副武接任联合舰队新任司令。

此时的联合舰队,重型航母只剩下“大凤”号、“翔鹤”号和“瑞鹤”号,此外还有6艘由潜水航母和水上飞机母舰改装的轻型航母。

丰田副武继任后,日寇对联合舰队进行重组,主力编为第1机动舰队,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