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46章 【中国第章 太平洋战场】胜利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6章 【中国第章 太平洋战场】胜利(1/12)

1944年9月的第二次魁北克会议上,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在德国投降后,欧洲战场的盟军要全力投入太平洋战场,并首次提出在苏联的配合下打败日本。fengyoume”在具体作战方式上,盟军确定继续攻占太平洋一些关键岛屿,而非全部,以在海上封锁日本本土并对其本土实施轰炸。1944年10月13日,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出指令,在结束菲律宾群岛的战役后,预定1945年1月在小笠原群岛至琉球群岛一线占领一至数处岛屿;在3月占领琉球群岛一至数处岛屿,为在日本本土登陆创造条件。此外,美军在北太平洋方向还不断地对千岛群岛的日寇基地实施航空火力袭击,从北方牵制日寇。

1945年初,日本已处于日暮途穷的困境。在印缅战场,中国军队和英国军队对日寇的反攻已经取得进展;在中国正面战场,日寇进行的“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在中国敌后战场,八路军和新四军继续展开大规模的局部反攻;在东南亚,盟军的反攻已经收复菲律宾群岛;在中太平洋,盟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在西南太平洋方向攻占新几内亚;在北太平洋方向攻占阿留申群岛西端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后,没有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战事。

日本海空军已在太平洋战场大规模的海空战中消耗殆尽,美军从马里亚纳群岛起飞的b—29战略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各大城市的空袭活动日益频繁,战火已逼近日本本土,日本本土与东南亚占领地的海上交通线被切断,日本战时经济赖以维持的战略资源被迫中断。

日寇统帅部于1945年初相继发布《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和《决战非常措施纲要》,提出要最大限度地从中国和南方(指东南亚)资源地获取战略物资;在国内要不惜一切手段加快重要军事物资的生产。同时,确定下一步的作战重点是挫败美军继续向日本本土的逼近,确保中国的台·湾、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和南千岛群岛等地的安全,为日本本土的防御创造条件。日本大本营要求陆海军在上述岛屿的作战中,以持久作战拖住美军,消耗其实力。与此同时,在外交上日本开始与苏联接触,企图使苏联不参加对日作战,同时企图通过苏联的外交斡旋寻求与盟军妥协的可能性。

冲绳岛战役

冲绳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