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38章 【欧洲战场】盟军在欧洲南部的反攻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8章 【欧洲战场】盟军在欧洲南部的反攻(1/10)

【进程篇-欧洲战场】反攻:盟军控制地中海并向欧洲南部的进攻

二战爆发前,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在地中海都保持着强大的海军力量。fenfume战争爆发后,墨索里尼为实现称霸地中海的目的,在北非、东非和地中海主动发动攻势。1940年6月,法国战败,希特勒因尚无能力控制法国的海外殖民地,所以将法国南部划为非占领区,由法国维希政府直接管辖并继续管理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同时德国要求法国海军向德国缴械。1940年7月,英国实施“弩炮”计划,法国海军被重创,此后法国海军主力停泊在法国南部土伦港,在地中海争夺中保持中立。法国在地中海退出后,英国地中海舰队连续在卡拉布里亚海域、塔兰托港口和克里特岛击败意大利海军,逐渐掌握了地中海的制海权,保证英国运输船队往来于欧亚航线。1941年,德国空军500架飞机进驻意大利南部,在德国空军的打击下,英国在地中海的局势越来越不利。

为保证英军在北非的作战,英国另开辟2条航线保障英军的补给。一条是长达116万海里的、绕道英属南非、法属马达加斯加到埃及的海上航线;一条是穿越中非,经尼日利亚、法属赤道非洲(今加蓬、刚果、中非、乍得)到埃及的空中航线;地中海航线因为无法保障航行安全,英国的船队越来越少使用这条航线。

马耳他岛位于地中海的中心,是同盟国舰船往返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港的一个中间停靠站。同时,由于它正好横跨意大利至利比亚的海上航线而成为打击轴心国海运的坚固堡垒。驻马耳他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迫使德、意运输船只不得不绕道航行,以避开英国飞机的空袭,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德、意向北非实施运输的能力。当马耳他岛上的力量强大时,前往北非的轴心国的运输船有将近40被击沉;当该岛力量薄弱时,轴心国便有95以上的运输船安全驶抵目的地。

1942年初德军南线总司令、空军元帅凯塞林命令德军第2航空队对马耳他岛进行持续的轰炸,摧毁岛上大量英军作战飞机。5月中旬,希特勒认为凯塞林已完成了摧毁马耳他防御的任务,遂将第2航空队的部分作战飞机调往苏德战场,轴心国停止了对马耳他的密集突击,放松了对该岛的封锁。英国趁机加强该岛的空、海军兵力。与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