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第2章 先说一战:战前的世界格局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章 先说一战:战前的世界格局(1/3)

有人说一战是二战的预演,也有人说二战是一战的延续。jinglime无论哪种说法,都表明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紧密联系。

在1914年以前,世界的版图相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家的数量更少,作为独立国家存在的只有大约50多个,而且将近一半是在19世纪才纷纷独立的南美洲国家。当时非洲、亚洲的广大地区还在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下,在战时义务地为西方国家提供着各种战争资源。战争的交战地点也主要在欧洲地区,并没有二战时期那样大的交战区域。

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发生?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进入工业社会的欧洲,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首先崛起的国家自然抢占先机,控制市场、控制资源、控制交通命脉。后起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前者的束缚,所以矛盾自然产生;其次是欧洲国家对领土欲壑难填的渴望,导致了各国间在一战前就屡屡发生战端,每次战争的结果并没有消除矛盾,而是更加激化。

先说一下英国和德国之间的矛盾。英国是工业革命最早的受益者,在20世纪前的200多年里,始终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而德国的崛起要到19世纪下半叶、德国实现统一以后。到了20世纪初,德国超过了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美国于19世纪末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经济成就与国际地位的不相符,以及德国政府的铁血本色,也就必然赋予了德国挑战英国地位的勇气。

再说法国和德国的矛盾。法国作为欧洲大陆上的大国,对于德国的崛起始终保持着警惕,四分五裂的德国是对法国最有益的。在德国统一的过程中,无论是普奥战争,还是丹普战争,法国都给予了德国对手慷慨的帮助。其目的就是抑制德国的崛起。两国最终于1870年爆发了普法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法国战败,并割让洛林东部地区和阿尔萨斯给德国,这使两者间的国家仇恨和民族仇恨始终高涨。

三说俄国和德国的矛盾。其实德国和俄国的矛盾并不深刻,也不是不可化解。当时,德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容克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农业方面,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这是因为在农业方面,美国中西部和俄国大草原具有天然的农业优势,德国的农业对上述两个地区毫无竞争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