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后门的火锅店」

腌腊货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腌腊货(1/5)

岁末十二月,是为腊月。

腊月别称之由来,盖因在小寒至大寒之时气候干燥,兼之少雨,最适合风干肉脯、制作腊味。

火锅店后院屋舍檐下,现除了挂着晒干的辣椒、苞谷、南瓜,又新添了香肠、腊排骨、腊肉,还有腊鸡鸭,甚至一整条火腿。

人经过这里时,总掀起一阵盐味与烟味并存的风。

乔琬戏称:“若你们谁十日不洗澡,只要站在这下面也闻不出来。”

虽然没有十日,但上一次洗澡还在五日前的阿岁顿时红了脸,缩着脖子往后躲了躲。

阿余好事地嗅了嗅,什么也没嗅出来,便摆手道:“那样也太恶心了。”

当晚,阿岁就往茅屋外的墙角处偷偷摸摸倒了一大桶脏水。

这些腌腊物花了大功夫,光是买盐花的银子,就足够乔琬心疼一阵的了。

但是看着满满一房梁的肉,刚刚浮起的那点子心疼也就烟消云散了。

如今店里收入稳定,一日流水就有十余两银,这些只不过算小钱而已。

乔琬心中全是成就和满足感,甚至开玩笑道:“这下就算是闹灾年,有这冰窖存冰、这口井吃水,配这些腊肉也足够咱五人关起门来躲三个月了。”

毕竟腌好的腊肉若储存得当,至少可以保存三个月之久,藏于冰窖中甚至可以储存一年以上,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味愈浓。

对于只有重大节日才会杀禽畜取肉的农户来说,腊肉无疑对是当下吃不完的肉最好的处理方式。

由于□□地广物博,南北差异,各地居民在对腊物种类的选择上都很有自己的一套心得,各自为王,致使腊货的种类纷呈。

而以口感取胜,调和了众口味、广受好评的腊肠、腊豕肉等,又因各地处理方式的不同而风味迥异。

最常见的,有晾晒、腌制、烘烤、烟熏。

最出名的,当属广式、湘式、川式腊肉,不过在乔琬的私心里,赣式腊肉也始终占据了一席之地。

广式腊肠便是常见于后世各烧烤摊、火锅店里的那一种,不经过烟熏,自然风干,中等程度的咸味里带了一丝甜,又散发着独特的酒香,甘香醇厚,俘获了绝大部分年轻人的味蕾。

川式腊肠中则加入了大量的辣椒和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国子监后门的火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