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我有一诗可镇山河」

第350章 粮食危局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50章 粮食危局(1/3)

王清流的《道德经》并不能实质上改变大夏的局势。

明面上大夏局势还算安定,但是暗地里大夏已经被逼到墙角了。

因为对战争局势的预判,市面上的物资明显减少。尤其表现在粮食方面,尤其是大城市,粮食供应逐渐出现断断续续的局面。

其实粮食大夏是不缺的,毕竟身处中原,又没有妖兽治乱,这使得大夏成为产粮大国,几个大的官方粮仓,如今都是满的,但是这些储藏却不能轻易动用,因为大夏庞大的军队每天的粮食供应都是相当惊人的,再加上民间屯粮成风,所以市面上的粮食才逐渐减少。

其他物资也相应地减少配额,不过这都在一众百姓的预料之中,好在先前就已经开始屯粮,少说也能坚持月余,不过有些自作聪明的就不好说了,有些精明的新粮下来时贪图高价,全部售尽,此时再想原价买粮痴心妄想。

“天杀的,我卖给你才十几文一斤,你到个手就卖几十文,要不要脸啊?”

“就是这个价,爱买不买,现在你买还有,过两天你看还有没有?”

“便宜点,都是邻里邻居的,再不买我们全家就活不下去了”

“就是就是,便宜一点”

“便宜?我给你便宜?谁给我便宜,你去别处问问,我这已经够良心了”

……

任何灾难之下,粮灾都是最突出的矛盾。

不过夏皇控制的很精妙,一直将粮价控制在一定的水平线上,当然了,其中也有暗林的部分功劳,但凡又不配合的粮商,全都被请去喝茶,虽然一众粮商都不愿意,但是面对国家机器他们没有任何的反抗余地。

王氏山庄地多人少,再加上王清流收粮前的叮嘱,所以王家的粮食还是很足的,而王家大伯做的还是面粉生意存货也不少,所以王家的局势还好,并且知道这里是王清流的山庄,供奉还来不及,也没人来这里闹事。

粮食问题逐渐凸显,《儒林日报》也接连几天报道全国各地出现的粮食危机,不过都是雷声大雨点大,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

与此同时,《儒林日报》最新消息,北境驻军从赵国裸露出来的窗口主动出击,当然出击的对象不是赵国,而是北境妖族,时机卡的正好,在赵国控制范围内妖族的空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儒道我有一诗可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