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演义」

第13章 夏朝:古代文明的辉煌,是如何在安宁中崩溃的?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3章 夏朝:古代文明的辉煌,是如何在安宁中崩溃的?(1/7)

在甲子年,夏王去世了。夏王的儿子槐为世子,哀悼父亲的时间长达三年,之后才登上了夏王的位子。

以丁卯年为元年。槐在位期间,国家安定,没有发生重大事件,各诸侯国也向四方的夷族臣服,朝贡如往常一样。三十四年庚寅,夏王槐去世了。他的儿子芒哀悼父亲三年后继承了夏王位,以癸已为元年。

各个诸侯国和四方夷族都向夏王朝臣服,唯独河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商侯振去世后,他的儿子微继承了父亲的职位,但依然没有解决治理河流的问题,仍然感到困扰。在夏王芒执政的第三年,也就是乙未年,夏王芒意识到治理河流的问题非常重要,于是亲自带领人们进行治理。他带着元圭来到河边,祭祀河神,治理河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河流变得平静了。夏王芒在位期间,于五年丁酉时,天下各诸侯都前来朝贺。十年壬寅,夏王芒巡游天下。十四年乙巳,他到达东海地区,九夷前来朝贺。在第十五年,夏王芒返回都城。第十六年戊申,夏王芒去世了。他的儿子泄为了哀悼父亲,终丧三年后才继承了夏王位。

夏王泄的第一年辛亥,九夷前来朝贺。而畎夷、赤夷、白夷、玄夷、风夷、阳夷等观察了国家的政治风俗,轮流担任夏王的辅佐。自启王统治开始,就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这一切都是从夏朝的少康王开始的,通过一代代善良的君王相承,国家已经存在了百年。在这种明德风教的影响下,夏朝逐渐变得更加稳定和强大,直到现在。后世的余李岳汇集了古人的言论,称赞道:“古代的贤王彰显德行,而不依赖兵力。大禹和商汤罪责自己,从而兴起振兴。在启康的时代,这种现象已经得到了验证。多次陈兵示威,停战后又重新开战。这说明边陲民族,在没有受到征伐的情况下便降服,战争因此更加剧烈。先王对待他们,是坚守我们的疆域。在力量未能到达的地方,不会荒废了道义。放弃百姓,与鳞甲鱼类争斗。夏王猗钦,施行善政百年。去除杀戮,胜过杀戮,这句话确实不假。从一开始,就分封了爵位和命禄制度,也适用于边陲民族。“

夏王泄在位期间,共执政十四年,去世的时候是甲子年。世子不降为父亲服丧三年。他即位时为丁卯元年,成为了新的夏王。

夏王在位的第三年,九苑的部族在西北甘肃大夏地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通史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