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演义」

第20章 治理水患的未解之谜:禹王是如何做到的?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0章 治理水患的未解之谜:禹王是如何做到的?(1/6)

禹王治理北方的水患,首先经过了单狐山,漨水从单狐山中涌出,向西流注于衕水之中。再往北走二百五十里,有一个山叫做求如山,滑水从山中流出,向西流注于诸毗之水之中。再往北行进三百里,到达一个名叫带山的地方,这里生活着一种野兽,形状像马,头部长有一只角,角上有甲壳,这种野兽名叫臛。禹王说:“这种兽皮毛稀疏,可以用来防火。”从臛山的北边,有一条彭水流出来,向西流注于芘湖之中。

再往北走四百里,经过一座谯明山,谯水从山中流出,向西流注于河流之中。河水里有一种鱼,名叫河罗,它的头部如同一只狗头,身体共有十段,发出的声音像狗叫。大家看到河里有很多这种鱼,听到它们像狗一样吠叫着,都没有勇气去捉来宰杀。于是他们请教了伯益。伯益回答说:“这种鱼可以食用,能够治疗生痈的病。”于是,众人就敢去捕捉河罗,并将它们杀死。那些河罗在临死前还在吠叫着。当时治理水患的人中,很多人都因为受到湿热的影响,身上生了痈疽。听了伯益的话,那些生了痈疽的人便说:“我要多吃一些这种鱼。”果然,经过一天一夜后,他们的痈疽就消肿好了。

往北走五十里,经过一座涿光山,嚣水从山中流出,向西流注于河流之中。在嚣水中有一种鱼,长得像是鹊的模样,但是长有十个翅膀,翅膀上有鳞片和毛羽,发出的声音也像鹊叫声。禹王对伯益说:“这种鱼名叫鳛,可以用来御火,食用它可以预防瘅疾。”

再往北走三百八十里,经过虢山,伊水从山中流出,向西流注于河流之中。虢山有一种兽,名叫囊驼,它的背上天生有一个肉鞍,善于在流沙中行走,一天能走三百里的路程。它的身上能背负千斤重的物品,而且凡是遇到水泉的地方,它都能识别出来。禹王说:“如果有人能够获得囊驼,那么就可以知道水泉的位置,这对治理水患非常重要。”江妃说:“让我去捉它回来。”于是,江妃手拿着马辔头和缰绳,走向山中,只见囊驼躺在一个石岩洞里。江妃想了一想,如果惊吓了它,它会逃走,自己可能也跟不上。我想,人类贪图钱财,鸟兽贪图食物。江妃想到,可以用美食引诱囊驼过来吃,再慢慢地用缰绳系住它,这样就可以成功捕获了。于是,她回去拿了一大盆香喷喷的饭,来到石岩洞口。此时,囊驼正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通史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