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一梦四十年」

第103章 流民成匪抢马帮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03章 流民成匪抢马帮(1/6)

安牯牛的大名一般人不知道,他也不好意思给人说,他一般就是介绍自己叫阿牛。他家住在会泽县一个叫半山坪的彝人村子里,今年二十四岁了,已经成亲,原本还有了一个三岁的儿子和一个一岁多的女儿。

半山坪就在牯牛岭附近,这里是乌蒙山区在会泽县境内的最高处。安牯牛的汉名就是父母看着牯牛岭随意取的,他们应该是希望儿子能像公牛一样强壮。但估计他们不知道牯牛还有煽牛的意思,这也导致了后来安牯牛会被很多人取笑。

半山坪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在半山的寨子,整个寨子的彝人男子基本上都姓安。寨子不大,也就百来户五六百人口。寨子的土目头人因为十多年前参与叛乱,土目府已经被取缔,现在半山坪实际上和其他汉族村子一样是保甲制度,因此半山坪实际名称是半山坪保。不过除了保正和甲长外,估计其他彝人们也没把那些官面的东西太当回事。他们反正都是纳粮,管他是交给土目府还是保公所。

在世世代代人的辛勤劳作下,半山坪的彝人们把这座山从寨子下面到山脚都开辟成了梯田,寨子左右两边还有往上的一些土层厚实的地方他们也开辟出很多旱地。半山坪的彝人们靠着种植水稻,还有洋芋、包谷、红苕,以及农闲时节到林子里打打猎,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但是从前年开始,民团和保公所就要求半山坪的彝人们把旱地改种了罂+粟。按照后面采收烟膏的收购价格,安牯牛他们发现,好像种罂+粟比种粮食划算多了。只是粮食不够吃需要到外面买回来而已,但到手的钱买了粮食还能剩不少,家里可以添置不少东西呢。安牯牛他们这些彝人们很高兴,于是去年,民团和保公所要求他们把梯田也改种罂+粟,他们就没有反对。

可是,到去年下半年开始,安牯牛他们发现去外面去买粮食越来越贵了。越到后面粮食越贵,他们拿到手的钱换成粮食已经养不活一家老小了。关键是当季又没有种粮食,未来一年该怎么过呢?不光如此,很多原本就抽旱烟的人,自己种植了罂+粟,割了烟膏,自己难免要尝尝,因此很多人又染上了大烟瘾。这下好了,家里又没有存着烟膏,大烟瘾发作了,很多人只能去镇子或者县城的大烟馆去抽大烟。家里种植罂+粟换的那点钱,怎么可能支撑一个烟鬼的消耗!那怎么办?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繁华一梦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