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一百五十三章 习惯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 习惯(2/3)

张楠也懒得还价,成交。

买下画框,看到安德森露出一下“偏贵”的表情,这也算善意提醒。

不过还算讲规矩,没当众拆台:摊主之间就算关系再糟糕也不能互相拆台,华夏美国都一样。

张楠不在乎那二十美元,这个画框如今要是去买一个新的,就算是机器雕花也得几十美元。如果纯手工做,那估计至少两三百美元,这还没算材料费呢!

并不是所有古董旧货都是随着时间的逝去而增值的!这就是有些旧货的悲哀,如今的价格还不如当初成本价的几十分之一!

这种掉价的情况特别在一些手工艺品上最常见,像华夏的一些老竹编制品:一个很不错的清末民国的竹编针线篮,在21世纪的一几年都可能就值个两三百块钱,而当初一个匠人至少要十天半月才能做出来。

甚至要花费上月的时间——人工工资就是这东西价格的几十倍了!

钱币用餐巾纸包着揣裤兜里,葫芦瓶手里抱着,那副油画还挺大,不好拿。

没办法了,张楠对着后头那两位手里一人拿着个热狗在啃的保镖道:“保罗,帮忙拿东西了!”

两位保镖立马过来接过相框,在安德森和另一摊主略感惊奇的眼神中,张楠抱着自己的宝贝瓶子离开了跳蚤市场。

到了停车场,张楠道:“画放后备箱,我就买了个画框,那东西不值钱。”

“好的老板。”

保罗去放东西,看到张楠还拎着那个瓶子,好意问了句:“老板,要拿个袋子装吗”

张楠摇摇头,“不用了,这瓶子我还是自己拿着放心。”

保镖们知道老板是花一百美元买的花瓶,不过看着现在这情况,似乎这花瓶还是个宝贝!

不过出于职业习惯,保镖们都没好奇的问。

一上车,张楠道:“回长岛。”

多好的一个花瓶呀!美国人不识货就当个旧瓶子,估计那女摊主估计还在偷着乐呢:一个酒瓶子卖100美元,赚了!

……

一回到长岛的小庄园,张楠将葫芦瓶放在书房的展柜格子内,也没拿去放什么保险箱里。人家都把它用来当作挡门的砖头使唤,如今能有这个待遇就不错了。

没给打开的门在撞倒摔坏,这算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