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11章 捡古董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11章 捡古董(1/4)

第112章捡古董

几日后,地安门。

一大早,李建昆领着小王,再次杀到皇城根下。

这几天他可没闲着,四处打听消息,可惜古玩大佬实在寻不到影儿。

其实吧,他倒也叫得出几个名字,比如收瓷器的马未都,收字画的刘文杰,收古籍的田涛,收家具的张德祥。

曾被称为京圈收藏界的四少。

问题是,眼下时间太早了,哪怕是马爷,八成也是过年时刚返城,这会还是个文学青年。

一言以蔽之,尚不具备后世的本事。

就算找到也没用。

古玩行当不是销声匿迹很多年么,现在也没有复苏,再往前的大佬,他就真的不甚了解。

还得继续寻。

期间也跟小王聊过这个话题,小王表现出极大兴趣,但仍没搞懂他口中的捡古董,这个“捡”字的具体含义。

李建昆觉得与其解释,不如带他见识一番。

这不,今儿便把他带到地安门。

消息也是打探到的。

地安门原本是个门,害,这好像是句废话,但还得说道说道,与天安门刚好俩对头,一个向北,一个向南,老bj管叫“后门”。

但在50年代时,因发展需要,挡着路,拆掉了。

从此地安门,便衍化为一个地片名。

这一带自古就是著名的商业街,早年为皇家服务的衙门,什么尚衣监、针工局、酒醋局;蜡库、纸房、皮房……

全搁这儿。

如今依然很热闹,二三层的矮楼林立――众所周知,二环里是没有高楼的。

几乎每栋楼的一层,都是一个铺面,像什么药店、副食商场、狗不理包子铺等等。

还有,文玩商店。

这年头京城的文玩商店,主要就集中在地安门和虎桥坊,这可是国营单位,持照经营。

此时八点还不到,李建昆和小王是坐最早一班的332,进的城。

地安门这边,铺子全未开门。

但眼前的两家古玩店门外,已经颇为热闹,各有十辆八辆自行车,结成长队,沿着马路牙子,一字排开。

这些自行车的造型,几乎一毛一样:

后座驮着俩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重生:我的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