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幸福花向阳」

第40章 男人的血性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0章 男人的血性(1/3)

陈景云无聊坐在饰品店里浏览网页,无意中看到这么一条消息:2007年5月9日,达能正式向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提出仲裁申请,争端进入法律程序。

争端!什么争端?

为了加快娃哈哈集团的业务发展,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工艺,宗庆后期待一个世界级食品饮料强势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介入娃哈哈,通过优势互补,利用娃哈哈集团的市场优势,与战略合作者提供的技术与管理上的优势结合起来加快发展。

梁伯韬是百富勤的董事总经理,在香港投资界非常有名,号称“红筹之父”。梁伯韬介绍娃哈哈给法国达能。

1996年经过艰苦的谈判,杭城娃哈哈和法国达能集团达成一个微妙的方案:达能与百富勤合计持股51,娃哈哈集团持股39,娃哈哈美食城公司持股10,合资公司董事长由宗庆后担任。

达能提出了三个限制条件:第一,明确宗庆后是被聘用的;第二,合资公司三年利润不达标,达能有权更换董事长;第三,达能需要介入合资公司管理层。

宗庆后应承了前两个条件,至于第三个,宗庆后说:“门儿都没有!”这是他的原则和底线,容不得任何触碰。

宗庆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第一,合资后保持‘娃哈哈’的品牌不变;第二,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全权委托娃哈哈,由娃哈哈方面的人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第三,合资前企业中的员工一个都不能辞退;第四,娃哈哈原有的退休员工待遇不变,现有员工的收入只能递增不能减少。达能接受了“四项基本原则”。

蜜月总是美好的。合资初期,凭借宗庆后及其团队的努力,以及达能集团的大力支持,娃哈哈飞速成长。

合资前的三年中,娃哈哈的销售额每年增长一亿元左右,利润增长一千万元左右。合资之后,1996年和1997年,都实现了销售收入与利润的翻番。

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香港百富勤倒闭,达能收购了百富勤。达能实际持股娃哈哈合资公司51的股份,达能攥取了娃哈哈合资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截至2007年,娃哈哈一举成为全球第五、中国第一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心向幸福花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