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天下归汉」

第459章 调动商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59章 调动商人(1/3)

重农抑商虽然是各个王朝一直以来信奉的条款,但刘文这样明目张胆地说要针对商人,这还真是有些打破荀彧的认知了。

刘文笑着解释道:“农民和田地我们不好管控,但是商人我们好管控啊!”

现在商人虽然不需要市籍了,也归类到民籍里面,但需要发放商业许可证的,而且需要每个季度汇报一次收入情况。

他们要是不配合,各个地方的市楼也都是需要登记才能入住的。

这就是管制情况下的商业发展,想要占据一个摊位,那你就得接受官方的管控,一旦接受了管控,那这钱就得按时交了。

而且,由于现在实行的三互法,各地实权的官员都不是本地人,每隔几年就得被调走,各地还有司隶校尉的下属,配合一整套的监管制度,让勾连的代价提到了最大。

再加上,现在各地的官员大多是世家出身,世家出身别的没有,钱还是有的。

尤其是那些清高的人,绝对能够清廉自处。

虽然不一定能完全杜绝官商勾连,但刘文还有另一个办法。

荀彧听着,刚要开口,刘文又继续说道:“另外,把财权从各地衙门脱离,直接接受刺史府的监察。”

荀彧一听,皱眉细思。

衙门?那就是县里的县衙和太守的府衙都要把财权拿出来了,那意味着,各地府库都要被抽离权力系统。

而刺史是监察地方的,财权到手,那是不是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但荀彧又仔细一想,能成为各地刺史的人,家里都不差钱的,所以,真要是发生什么事情,那基本都是跟大家族,但刺史又都是外地来的,没有利益关系的。

荀彧笑了起来,“陛下,你这样,谁还敢从商啊!”

刘文撇撇嘴,看着荀彧反问道:“我不也是商人吗?”

他们不从商了才是最好的事情,商业收归国家,这样才能保证在不收取百姓钱财的情况下稳定财政收入。

但是荀彧还是有些担心,毕竟之前刘文想要弄一个公司的制度都没成,这次往着商贾的头上要加税,只怕也不好做。

可如果能够成功,那老百姓就没有那么重的赋税了,而且,还没有徭役了。

这对于那些大家族来说固然是坏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汉末之天下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