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第757章 新式武器2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757章 新式武器2(1/3)

四是航海必备——指南针。

古人对磁石的利用很早,据说黄帝时就发明了指南车。掌握战国科学最高水平的墨匠们,对磁石也有一定的认识,并可以制作较为原始的司南。

司南由带磁的石料雕刻成勺型,放置于青铜材质的边缘刻有方向标识的光面盘上。当带磁的勺型物件停止转动时,其柄端指向的方向为正南,勺型物件勺口端指向的方向为正北。

从息长耕出海而误入朝鲜的经历来看,俱酒觉得必须尽快加强对司南的改进。

以现在的生产条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实施人工磁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摩擦法。

就是用天然磁石去摩擦制成针状的铁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这种方法宋朝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记载。

从科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

指南针的发明,解决了司南笨重、摩擦力大、指向不准的问题,而且方便简捷,非常便利。

五、火攻利器——猛火油柜。

中国古老的典籍《易经》中,曾经有过“泽中有火”的记载,可能是关于石油最早的记载。

俱酒作为穿越者,对于石油的渴求不言而喻,并且也抱着极大的成功希望。

为什么呢?

因为后世有一句名言:天生盆地必有油!这个毋庸置疑,也无须去论证,这是后世经过无数次实践的科学论断!

穿越前俱酒知道,四川盆地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但在战国时代寻找石油却也是两眼瞎,只能寄希望于民间的发现。

钻探式的开采绝对是天方夜谭,在这个时代没有那种技术啊。古人确实曾经对石油有过采集和利用,但基本上是对自然溢出石油的采集与使用。

俱酒把石油的形态、色泽、特性等尽可能地描写清楚,然后传布四郡三十六县,以及南方九洞地区,让全体国民对照发现,并让工部尚书相作符全权负责此事。

但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

首先要从昔日巴国与蜀国的矛盾说起。巴国盛产盐,向东供给楚国,向西供给蜀国。久而久之,人们将巴国与盐紧密地联系起来,称盐为“盐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