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第738章 此心光明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738章 此心光明(1/3)

三大家族主动出击,有效化解了韩侯深化改革的决心;韩弱的一纸军情,成功激起了韩侯对申不害“郑国旧臣”身份的怀疑。

紧接着,南城门守军在盘查一形迹可疑人员时,不慎被其逃脱。但从其遗留的包裹中发现了黄金、玉器及一封纸质书信。

有识字的士卒认识上面写有“申子敬启”四个大字,联想到携信之人的可疑迹象,不敢擅处,于是层层上报,最终这封信竟被送到了申不害手中。

申不害仔细看着这封信,龙纹细鳞、紫金泥封,纸白如雪,墨黑如云。

他立即判定这是汉国所出,联想到前几日赤八乌上门劝谏,申不害敏锐地感觉这封信的可疑之处,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深思。

作为一位胸怀抱负的治世之臣,申不害非常享受这种诸侯对其优礼有加、争相拉拢的感觉。

当初在襄城相见,他立即判定俱酒此人,命世之才,人中龙凤。

然而彼时,申不害看不出俱酒的未来发展方向,一个三百多章仍没有一块地盘的人,不值得托付。

俱酒若留在韩国,申不害不认为是一个好的选择,他已经洞悉韩国上下对俱酒的忌惮与怀疑,俱酒若是留下,或许只有一个结局——死。

是以,申不害摔碎了家传宝玉,让俱酒自己去悟。

申不害亦不否认,有俱酒这样一条人龙留在韩国,自己定无出头之日。

所以当初暗示俱酒离韩,既是救彼,亦是救己。

时至今日,申不害承认自己看走了眼。这位小公子的崛起之路,堪称传奇,不输神话。

虽然俱酒今日贵为汉侯,却不忘当初提醒之恩,仍派人上门拉拢,以示感谢。

但,申某此心光明,已付韩国,不复付君。

这个时候,这封信的出现,就太过于蹊跷了。如何处理这封信,申不害拿不定主意。

申不害隐约可以猜测得出,这次的套路应该大差不差。当是汉侯在首次拉拢不成之后,又一次不死心的尝试。

最好的办法,一把火烧了这封信,来个死无对证,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上次赤八乌是孤身一人,拂晓来访;而这次事情的发生却是在熙来攘往的城门处,人还特么的跑了,事情闹得太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