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第622章 明定国是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622章 明定国是(1/3)

“国策其二:土地国有,不得私授。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实行授田制。国家按照每夫百亩的标准,授田于民。同时鼓励开荒,开荒实行“五免五减半”,前五年内免除一切税收;后五年内减半缴纳租税。迅速扩充巴蜀盒地的可耕面积,鼓励粮食生产。

坚持土地国有化,是俱酒最坚定的信念。因为历史血的教训说明,每一个王朝的兴衰,都是因为土地兼并。

一个新王朝建立时,耕者有其田,故能稳定发展。当土地兼并越演越烈,土地向大地主集中,大部分人无田可耕,无粮可食之时,就是天下大乱,改朝换代之际。

这个规律,伴随着每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俱酒作为穿越者,必须要为新政权立下规定,规避这一条灭国大患。

“国策其三:奖励生产。农则勤于耕织,工则精于制作,商则货通天下,工农商三者齐头并进,多管齐下,此兴邦富国,裕民足兵之根本也。

卫鞅眉头微微一皱,欲言又止。

俱酒早就看在眼里,卫鞅在历史上,是坚定的“重农抑商”派,在当时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人力资源是十分宝贵的。大家看到商贾不用劳动,就可大富,于是人人向往,从商者云集,这就造成了农业生产人口严重流失。

但新政权的生产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在手工业发展之路上业已经过了南郑实验,采矿业、冶铁业、酿酒业、淘金业等等行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特别是巴国的大型煮盐厂,已经出现了雇佣关系,按历史教科书的说法,这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啊!

这个时候再提“重农抑商”,明显不合时宜。俱酒的想法就是要依靠强大兵力,推进商品交换,充分用好穿越者的先知先觉,以极小的代价,换取列国巨大的物资,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俱酒主动道:“卫鞅,可欲言重农抑商?”

卫鞅惊了,这位新王上难道会读心术?自己就是在心底小声嘀咕了一下,就被王上听到了?

了不得了不得,汗都下来了。

但卫鞅仍老老实实地答道:“臣窃有此思。”

俱酒微微一笑:“仲敖,卫鞅之惑,就由卿来解!”

端木仲敖是南郑经济腾飞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